文章内容

用好“查听解”治理“城市病”

查盲区、听诉求、解顽疾,灵山卫街道走出“街长制”工作新路子

□本报记者 李涛 本报通讯员 孙爽  

发现路边垃圾成堆应如何处理?占道经营屡劝不听该怎么办?今年以来,面对城市管理领域中百姓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立足实际,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出击,探索出街长工作“查、听、解”三步走的新路子。

细心查

管理“盲区”越来越少

“街长不是官,事儿管的宽。守护卫城美,冲在最前端。”这首简单的打油诗,是对该街道29名街长日常工作的最真实写照。自实施“街长制”以来,该街道将辖区内的6个居委会、70余个居民小区、48条道路的“街长”全部配备到位,将责任落实到人。“只要告诉我门牌号,我基本就知道是哪家店,在哪个位置。”毛家山路街长王怀忠告诉记者,担任街长以来,他每天都会到道路上溜达几趟,大到墙体立面、门头牌匾有无破损,小到犄角旮旯有无果皮纸屑,都要仔细地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手机上传到“灵山卫街道街长工作群”内,群内各职能部门会对问题“主动认领”。

据了解,该街道为每位“街长”配备了联络人,专门负责问题追踪,确保每位街长收集到的问题都能反馈到职能部门并得到妥善处置,做到解决问题不扯皮,跟踪反馈有力度。

如今,该街道城市管理的“眼睛”越来越多,“盲区”越来越少,随着街长队伍的不断壮大,原本许多被忽视的问题都得到了处理。今年以来,街长上报的200余条问题已全部得到妥善处理。

用心听

百姓诉求及时响应

日前,该街道珠光路路面出现一处大面积凹陷,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周边居民按照公示牌上的电话向街长反映后,街长立即安排城管中心对问题进行处理,仅用半天时间就排除了安全隐患。诸如路面破损、路灯不亮、垃圾桶满溢等这些居民生活中的“烦心事”,只需通过一块牌子、一个人名和一串电话号码,就能找到解决事情的人。

今年3月,街道对48条道路的145块“街长公示牌”进行更换,道路的名称、长度、街长以及街长的联系电话一目了然,老百姓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通过电话进行反映,街长会协调责任部门尽快到现场处置。

“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街长公示牌让老百姓在反映诉求时,省去了中间不必要的环节,使得处置更加高效快速。”街道城市管理中心负责人郭金录说,街长与百姓“面对面”,向百姓“要问题”,让百姓“改试卷”,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治理更加精准化、服务更加贴心化。

耐心解

有效根治城市顽疾

一直以来,市容市貌整治都是城市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占道经营、违规摆放、乱停乱放等现象一直处于“赶苍蝇式”的循环中,得不到有效的根治。

灵海路作为灵山卫繁华的商业街之一,道路两侧经营业户多,占路经营、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突出,给附近居民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灵海路街长陈洪波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组织综合执法、社会治理等部门开展整治,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陈洪波深入业户家中走访调研,寻找解决办法,最终采用综合执法队员定岗工作模式,在高峰时间段增加力量,以规劝为主,对屡次劝导都不整改的商铺进行严肃处理,保障道路畅通。同时在该道路住户密集路段划出一块流动摊贩经营区域,规定经营时限,既满足周边居民基本需求,又使“久治不愈”的占路经营现象得到了改善。

今年以来,灵山卫街道不断加大对市容秩序的巡查整治力度,通过街长们集思广益、各出奇招,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物、违章搭设物约2000平方米,规范“门前三包”800余次,清理乱摆乱放1000余次,查处乱倾倒垃圾20余起,清理没收违规广告牌100余块,规范人行道车辆停放300余次,城区环境面貌和市容秩序得到进一步提升。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