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受宠的秋葵

□崔启昌  

把一种蔬菜喻为“美人指”,我想,恐怕好多人猜不到这蔬菜姓甚名谁。西方人总是这样,连称呼食材这事也忘不了搁点浪漫作料。不过,人家这么嚷嚷,说的是蔬菜的形似。咱们就不同了,同样的“美人指”,大家多喊它“绿色人参”、“糖尿病克星”、“降压蔬菜”、“减肥神药”,还有叫它“抗衰老神草”的。乖乖,就个平常的秋葵,轿子如此一抬,它猛丁当了宠儿。

翻开古诗词,文人墨客们对秋葵吟咏和赞美的好话扑面而来。唐朝诗人唐彦谦在《秋葵》中说:“月瓣团栾剪赭罗,长条拂蕊缀鸣珂。倾阳一点丹人在,承得中天雨露多”。宋代晏殊目睹秋葵姿客欣然写道:“秋花最是黄葵好,天然嫩态迎秋早”;“人人尽道黄葵淡,侬家解说黄葵艳”……秋葵是一种远古食物,《诗经》里有它的身影:“六月食郁及,七月烹葵及菽”。这里所说的葵,便是指的秋葵。想那七月流火天,秋葵立足畦田,秧秸过人,雨水丰沛,加之阳光温润,其长势肯定了得。乍入秋,凉风未起,燥热依然,秋葵不枉度光阴,叶腋间已是瓜瓞绵绵,个头旺长,颜色也由翠色洇成青绿,稍懒几日采摘,那纤长的“美人指”说不定长着长着就老纹环绕了。

我辈凡夫俗子阅历浅,迟至今日方认得秋葵。传说汪曾祺先生年过半百时也未曾与其见过面,但他向往一口秋葵好味,夜醒竟还念兹在兹。及至见了,他即提笔溢美,并把“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的句子留在了他的《夏天》美文里,寥寥数语,竟让人顿发幽思之想。一岁一枯荣,无法脱俗的秋葵,花非雍容华贵,却也绽放得娇艳动人,在村前庄后,抑或湾边崖畔的园子里独自馨香、飘零,孕育一穗穗、一串串绿茸茸的“纤纤玉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秋葵从古老的汉乐府诗中走来,以其独特优势一以贯之地悦动食客味蕾。横断,或者竖切,秋葵都会有晶莹的黏液洇落出来,这是秋葵中的宝贝,是丰富的膳食纤维,吃到肚子里不但能增饱腹感,还能附带清理下肠道,而且还不会被人体吸收,怎么进来怎么出去。秋葵于是被人们扣了“减肥”、“降糖”两顶高帽子。

秋葵中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含量了得,是公认的名副其实的“蔬菜之王”。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原汁原味”一直是高档的象征,秉着这一理念,菜馆里出产的秋葵菜肴清炒的多。秋葵在口味上青涩寡淡,个性并不突出,但却可以百搭多种菜品,既可凉拌、炒食、作汤,又可作泡菜,制罐头。今年秋去乡下,在农家宴席上尝到了腌制秋葵。姜丝、花椒的香气掺在其中,咀嚼,秋葵那黏液依然在,三五个就能下酒一杯,再三五个,竟能饕餮米饭整碗。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古时葵为蔬菜之主……古人种为常食。”其实,今人捣弄秋葵又何尝不是为了果腹充饥。不知道动了哪根筋,恍惚一夜光阴,平常的秋葵们就莫名有了骇人的“硬功夫”,抗病灾,健肌体,本事多得怪吓人。

想起汪曾祺的话:“蔬菜的命运,也和世界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秋葵是蔬菜家族中的一员,时下如此的繁盛,其盖头说不准哪天陡然掀开,只是不知道若干美誉加身的秋葵们会不会如今天这样照例得宠。

(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