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在历史的回望中品味乡愁

□周衍默

泊里是一座有漫长历史文化的古镇,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风俗。为了实现“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目标,2018年,泊里镇精心打造了承载着历史印记的民俗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调,以鲁东南地区乡村风情为大背景,集中展现了泊里地域内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海洋文化和饮食文化。馆内有浮雕、塑像、场景近百幅,陈列物件近2000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泊里人民在审美、劳动、生活等方面的民俗民风和历史风貌。

巨幅浮雕

刻画刀耕火种的历史文脉

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浮雕,这是一幅刻画泊里历史演变的文化画卷。画卷中,从五千多年前的生活足迹到明清时期的大规模移民,勤劳的泊里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开疆拓土、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历经披荆斩棘、刀耕火种的艰难困苦,开拓了一个富足繁荣的海滨重镇。古铜色的浮雕上,既有先民们在土地上劳作耕种的身影,又有劈波斩浪的海上作业场面,更多的是对本地特色风貌的呈现:港口内,帆船聚集、鱼虾满仓,飞翔的海鸥和汹涌的海浪点缀出浓郁的渔港场景;古镇上,店铺林立、商贾往来,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招牌演绎了繁华昌盛的古老市镇。仔细观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浓厚历史气息的标志性建筑物,有庙宇、牌坊、大集、钱庄、当铺、学堂等,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画面,铭刻出了古老小镇的文化印记,让文明的智慧之光穿越五千年,照耀至今。

古老技艺

承载生活变迁的精神家园

移步前行,红白相间的泊里红席伫立在身边。相传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孙膑遭庞涓膑刑之害后来到泊里。因无法站立行走,偶然中他尝试将高粱杆劈成篾子,编成席子铺在地上使用,不仅避免了身体与地面的摩擦伤害,又隔绝了土地的湿凉之气。这种手工艺品出现后,当地人争相效仿。编席技艺便世代在泊里流传,延续至今。为纪念这位红席的“祖师爷”,展厅正中间就塑立着孙膑的雕像。在塑像一边,分别陈列着砍刀、篾刀、席刀、瓦罐等编制工具。今天的泊里红席,已成为乡愁中最难忘的记忆。

红席展区不远处,展示着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泊里麦草画。麦草画是泊里民间匠人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挖掘研制出的另一项艺术珍品,它以小麦秸秆为造型原料,采用以烙铁为画笔熨烫着色的高难表现技法,经熏、绘、刻、烫、贴等20多道工艺手工制成,巧妙运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优美纹理,创造性地融入国画、油画、版画、烙画、雕刻、剪纸、书法等艺术表现技法,赋予画面丰富的深浅、浓淡及明暗变化,使麦草画层次分明、质感厚重、栩栩如生。2018年,泊里麦草画入选青岛市级“非遗名录”。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麦草画作为西海岸新区的地方精美工艺品代表,参加了以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齐鲁风韵展”。

特色风俗

串起形态鲜活的文化记忆

泊里特色民俗丰富多彩,在民间信仰、人生礼仪、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有体现,反映了这一带人民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置身馆内的民居院落,会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处典型的北方民居,房子有正房和明间,明间做厨房用,又称灶间,在墙壁的地方建锅灶通往正房。正房也称里间,是农家起居、生活、休息的主要居室,这里不但摆放了已淡出视线的八仙桌和太师椅,还有富含生活气息的炕厨和被褥,更吸睛的是一场古老的结婚场面。一对新人,新娘穿着美丽嫁衣、盖着红盖头端坐在铺席的炕上,新郎满脸笑容、急不可待地掀起红盖头,热闹的场面让人心生欢喜。在正房和外屋的墙壁上,留出了一个灯窝子,用来放置油灯。通常灯窝子靠炕的一面挂一个小布帘,不点灯时放下,防止油烟、蒸气、凉风进入;掀开布帘,点起油灯后,两间屋都可被照亮,实现了灯光的全利用。因灯窝子设在离炕面有一个成年人坐着的高度,这个小窗也可做 望用,人在炕上,若听见家门响,透过灯窝子就能看到是什么人进了屋子,可以提前判断出来人的来意,决定如何接待,如果是重要的客人,得赶紧穿鞋下炕迎接。 望之余,也衍生出一个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婆婆可以从这个小窗口里观察媳妇在灶间的行为,只要婆婆想看,媳妇的一举一动就尽收眼底,就像监控探头一般。因此,灯窝子有另一个名称:婆婆眼。

民俗板块里不只展出了农耕、乡土、民俗文化的古什物,还以图片形式介绍了传统民居、古老的生产运作方式和生活用具。一个逼真的场院里,筛选稻谷的风车,老农的碌碡、木杈、麻袋包、麦草垛……每件展品都让人驻足观看,感受淳朴的农家文化。

民俗大集

留下沸鼎市声中一抹乡愁

泊里有个300多年历史的民俗大集,它与泊里建制几乎同时起源,是生活资料交易和农产品买卖的重要平台,也是乡亲四邻交流与聚会的重要场所,自清中期至今,以其贸易量巨大、人数众多而远近闻名。早在200多年前,泊里商贸业就繁荣发达。清中期至民国年间,泊里街内店铺众多,各种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当铺),以及手工作坊分布牌坊街周围,各地货物云集在此交易。民国时期,借助庙会的祭祀活动和渔港的渔业运输活动,商贩和货主从四面八方赶来做生意。一时间,泊里街内经商的、卖艺的、开店的,各种行当竞相出现,泊里大集盛极一时,成为鲁东南重要的民俗大集之一。

走在复原的泊里大集的板块内,各种店铺、行当依次排列,锯锅锯盆的流动摊点、热气腾腾的沿街饭店、乒乓作响的打铁烘炉、高声叫卖的商家小铺、飘着酒香的造酒作坊等应有尽有。大集一角,有一种露天饮食场景最为动人,那就是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馇锅子”。平地里支下一张大锅,将收拾干净的羊肉、羊头、羊骨、羊下水置于锅中,加水急火炖煮,肉烂汤稠后再慢火保温,此时便可盛碗朵颐了。因“馇锅子”货真价实,肉香飘逸,常吸引众多食客,因此成为大集一景。

海洋文化

展现耕海牧渔的繁华景象

泊里镇有40公里海岸线,东西两端分布着贡口港和董家口港,两座港口既是进行渔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又是东南沿海交通要道的重要节点。“董家口渔场,每年渔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各地渔船至该处捕鱼者千艘上下,临时渔行多至六七十家,产鱼约值50万左右。”(《中国海洋渔业现状及建设》)“日出千杆旗,日落万盏灯”就是这座港口的真实写照。位于泊里西南5公里处的贡口港,“兴于清代,光绪年间极为繁荣,为重要贸易港口。民国时期常有上海、宁波、青岛等地船舶云集,岸边设有船行、饭店等,颇为兴隆。”(《胶南县志》)据说,民国以前贡口海岸边有座占地近百亩的围子城,城内有商铺、酒肆、船运、装卸等商户80余家,其渔港繁荣程度足见一斑。

利用墙壁一角,用写实的手法绘制一幅波浪壮阔的海港景象。在巨幅的海洋画卷下,一条沧桑古老的木船横卧在沙滩上,船周围,各种渔业生产工具堆积、摆放,板块的正中间,建造者巧妙地将室内的柱子包装成一个大型灯塔,光芒远射的灯塔,照亮无数远航者回家的归途,也让观众产生无限遐想。

传统戏曲

浓缩民俗艺术的精彩缩影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泊里,作为鲁东南沿海重镇,繁荣的经济因子滋润着艺术土壤,孕育出绚丽多彩的众多民间文艺之花。在艺术长河中,茂腔、京剧、泊里锣鼓、藏马大鼓、山东快书、民间舞蹈等争奇斗艳。清末民国年间,南北各地的京剧班、柳子戏班、肘鼓子、拉魂腔以及本地民间艺术表演纷纷麇集泊镇,异彩纷呈。《胶南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泊里蒋家庄丁氏的“祥字号”京戏班和吴氏的“福字号”京戏班,常年在诸城、高密、莒县等地演出,其艺术水平之高,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据记载,如今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茂腔,就曾经在泊里扎根、发展并逐渐向其他地区推广。透过悬挂在墙柜上鲜艳的戏服,折射出本地古老文化遗产的精粹。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泊里民俗博物馆串起了这一地区五千年的历史风貌,讲述了广袤大地上的风土人情,在让后人感受文化氛围、唤醒家国记忆的同时,也一定会孕育出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浓浓情谊,留住心底一抹乡愁。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