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胶南街道小报屋村家家墙外有花池,户户都是“美丽庭院”

城里上班族 都爱回村住

□本报记者 程志勇 

本报通讯员 腾鑫瑜  

小报屋村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街道驻地的东北3公里处,全村43户。

“小庄,安静、干净,回来住有什么不好呢?”11月14日傍晚,在开发区兴华集团上班的高自福把车停稳后,如此回答了记者的“干嘛不住开发区的楼房”之问。高自福说,其实自己也不是在开发区买不起楼,只是感觉没那必要,因为在小村里住得特别舒心,村里像他这样“城里”上班村里住的有好几位呢。

安静与小报屋村的区位有关,而干净则得益于胶南街道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推进。

“我们村一共40来户,分了32个环卫垃圾桶,平均两户一个还富裕。”村支书孟兆云得意地笑着跟记者介绍。在小报屋村,记者看到每两户居民之间都摆放着一个环卫垃圾桶,在垃圾桶上方的墙上贴着垃圾分类宣传画。“这有画有字的,咱村民不是看得还清楚?”孟兆云喜欢用反问句来说话。据了解,这些垃圾桶每周都会由街道的环卫车定期来拉走处理,垃圾桶送回来后,村民会进行清洗保洁。

“我们的改厕行动在2009年就启动了,早就全部改完了,粪便都通在户外的化粪池,定期进行清理。”记者随机走进几户居民家中,发现果如孟兆云所说,户户都有蹲便器的厕所整洁,但明显有着“苍老”痕迹。

在小报屋村接近6000平方米的居住区内,记者没有发现一个草垛,街道显得十分利索,草垛哪里去了呢?71岁的老党员孟广聚是村里的保洁员,他介绍说,草垛和柴禾堆都挪到村外了,“谁门口堆有杂物,我都去打扫,也去要求他们拾掇好,谁家卫生搞得好,街道办还发一个‘美丽庭院示范户’的奖牌,大家积极性高着呢!”

谈起村里环境整治,孟兆云说,这其实也并不难,村民也都理解,谁都希望自己的家园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只要把村民对美丽的需求和村里的“举措”对接好,一切就好办了,我们出义务工通村渠、挖河底、治污……他指着每家每户墙外的花池说:“都爱漂亮吧,那么我们就规定墙外花池宽度为半米,以外墙长度为限。村里集中买栅栏安装,规范了,漂亮了,大伙都满意了,你看看现在每家每户都在争芳斗艳。”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