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村民心里的“亲人”干部心中的“能人”

驻张家楼镇上疃村第一书记李本港抓党建落项目兴产业,让村里面貌大变样

□本报记者 宋迎迎  在村民心里,他是“亲人”,真心实意为大伙儿办实事解难题;在村干部心中,他是“能人”,抓党建落项目兴产业,让村里大变样。他就是驻张家楼镇上疃村第一书记李本港。自2018年4月选派到上疃村挂职第一书记以来,他怀着造福群众的满腔热情,抓党建、兴产业、解民忧,擘画了乡村振兴新图卷。

抓党建聚人心夯实发展基础

初到上疃村,李本港发现党支部建设比较薄弱、村里党员活动阵地缺失。从“志智双扶”的角度出发,他利用党建帮扶经费将村党员活动室进行修缮和完善,党建制度内容重新规范制作上墙;规范落实“四审四议三公开”村级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并将每月16日定为党员主题活动日。

“党员队伍建设是村子最重要的事,基础不牢,再好的帮扶措施也是打水漂。”李本港在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发展新党员。在他的支持和协调下,1名年轻村委成员通过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确定为发展对象,3名优秀村民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李本港还推动建设了“德治”“法治”“自治”中心广场,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党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把全村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携手共奔致富路。

抓产业促经济破解发展瓶颈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李本港驻村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引进产业项目。

经多方协调,李本港成功引进了青岛上疃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700亩,开发建设青岛蒙特赛罗(美国)葡萄酒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园,一期计划投资2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2亿元,税收可达12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个,还可带动周边乡村观光旅游、民宿、餐饮等关联产业的发展。

为推动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引进初期,李本港带领村干部“跑断腿、磨破嘴”,每天和项目方一起蹲守项目现场进行推进。仅用6天时间,就流转了87户村民的700亩土地;仅3个月时间,便将项目土地流转租赁费和地面附着物补偿款发放到村民手中,为村集体一次性增收280万余元,土地流转年增固定收入35万余元;村民一次性增收1300万余元,土地流转年增固定收入60万余元。通过引进该项目,切实破解了村庄发展瓶颈,上疃村集体年固定收入由2017年的3.5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8万余元,增长了近10倍,不但偿还了过去40多万元的村集体债务,而且改变了该村经济薄弱的现状。

办实事解民忧做百姓贴心人

“中午不用自己做饭了,来这里吃饭只花两块钱,既好吃又实惠!”“在这吃饭有肉有菜有汤,还有人陪着说话,我们都愿意来!”12月4日,在上疃村养老助老服务站,来就餐的老人纷纷告诉记者。

驻村后,李本港积极争取供销集团投资的养老助老服务站落户上疃村,并于去年年底运行。服务站设有助老食堂、理发室、洗浴室、卫生室,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午餐、理发、洗浴、看病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

村内主街道上有座桥梁建于上世纪70年代,桥面窄且年久失修,公交、校车都走该桥,存在安全隐患。李本港积极争取派出单位和帮扶单位支持,将原桥梁拆除后就地重建,桥面拓宽到8米,两侧设人行通道,工程造价200余万元。桥梁改建工程已于今年9月正式动工,预计明年初竣工,将让百姓出行更安全更方便。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