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红烛村”里凝时光

□本报记者 李亮  

假如时光可以被凝固,这份眷顾必是给了小村韩家寨。

“明天开始做蜡烛了,早点来拍吧,今年就做5天。”12月3日,记者收到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镇韩家寨村蜡烛制作人韩淑美的信息。今年1月,记者曾拍摄她和爱人李常胜制烛。

4日一早,记者驱车来到韩家寨村。专门用于红烛制作的小屋屋顶,烧火融蜡的烟雾开始从烟囱翻滚而出。这座因制作手工蜡烛而远近闻名的“红烛村”,又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早在200多年前的清朝中期,韩家寨的先辈就开始以制烛卖烛为生,代代传承。这门手艺,过程极其繁琐,从前需要100多道工序,如今改良了技巧也仍需十几个步骤,令人咂舌。

走进小屋,李常胜夫妇正在进行红烛制作。照例,韩淑美负责前期步骤:制作棉芯杆,点火融化石蜡、羊脂油,进行多达80次的蘸蜡工作。54岁的李常胜则负责后续:烛头烫碗,红蜡浇皮,再请来村里写字最好的“笔杆子”韩继智,用金墨题上大字,一泓时光便被凝固在这红烛之中。

“今年材料备得少,所以赶紧叫你来。”韩淑美说,家里一共准备了600斤原料,是去年的一半。“大概能制作4000根蜡烛,去年做了8000多根。”

16岁跟随父辈学习,近40年的经验让李常胜成了村民信任的原料采购员。“今年全村一共进购原料2吨,也比去年整整少了一半。”原料如此,制烛户也从去年的13户减少到如今7户。

数字拦腰砍半,原因在于没了销路。“住楼的越来越多,没人点蜡了。”用户居住环境的改变,让点燃就冒烟的红烛叫好不叫座。同样也制烛的韩继智打算干完今年,就不再制烛了。

“30年前点蜡的多,我们村最多进料时能进到38吨。”李常胜说,作为村里的古老技艺,大家都在努力让它留存。“村里有人申请过非遗,但因为没有传承人,条件卡不上。”

尽管如此,大家并不气馁。“虽然蜡烛用户越来越少,但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所以不管从技艺上,还是从文化符号、象征意义上,它都会拥有一席之地。”李常胜点起每年为家里制作的两根粗大红烛,金色火焰在火红的烛头上跳跃,制烛人的希望如人们在新年的美好愿景一样,寄托于这闪烁的星光之上。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