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有事好商量 治理无难题

青岛西海岸新区发挥民主协商优势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本报记者 李涛

“民主协商”,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勾画的重要一笔。

12月24日,记者来到黄岛街道海坛岛街商户密集区,一个印有8条“海坛岛街商户自治公约”的蓝色展示牌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展示牌是首批40余家海坛岛街沿街商户成立“商户自治协会”以来的一项重要成果。

“协会成立以来,商户们实现了从‘我被管’到‘我来管’的转变,商户们遇到问题会一起协商,解决矛盾。”商户自治协会会长张海军告诉记者。采访当天,在社区居民议事厅里,社区书记、主任正在与商户自治协会代表们就个别商户私拉乱扯电线问题进行协商。

“在协会里,大家可以通过自查互查的形式,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也能够整合资源,密切沟通,促进共同发展。这种形式非常好。”张海军说,现在商户们有事商量、遇事商量、做事商量,成效显著,“协会成立以前,商户左邻右舍之间经常因为垃圾、占道引发矛盾,成立协会以后,大家一起共同协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商户自治协会使社区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沟通互动成了常态,形成了社区主导、商户自治、相互监督、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黄岛街道唐岛路社区党委书记殷震告诉记者,通过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社区治理水平稳步提升。

“目前,黄岛街道10个城市社区都已设置‘居民议事厅’,通过这种‘议事’模式,使社会治理人员和居民能够坐下来协商解决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全区‘办好百姓身边事’集中行动的深入开展,真正做到了‘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听民声’。”黄岛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主任薛连光说。

这种面对面协商问题、实打实解决难题的场景,在西海岸城乡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今年以来,西海岸率先开展社区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引导居民自治,推动基层社区普遍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居民议事厅”“乡贤议事会”“社区听证会”“百姓说事室”等遍地花开,有效助推了基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构建了新型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民主协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基层社区的探索实践表明,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各方分歧点,通过民主协商找到最大公约数,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办,再难的社会治理事项也会变得容易许多。”区社会治理中心社会协同科科长张涛告诉记者。

新时代,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共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有效拓展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无疑是关键。

今年以来,西海岸全面建立“街呼区应、上下联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社会治理响应机制,上下贯通、高效联动的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联合会实现镇街全覆盖,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社区率先开展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搭建社区服务和协商共治平台。社会协同、多元参与激励机制健全,每年设立500万元扶持资金,以社会化、市场化手段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设立50万元奖励资金,出台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积分管理办法……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善治局面渐入画来。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社会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必须让群众真正成为社会治理评判者,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让群众参与评价,真正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才能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区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刘磊告诉记者。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