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置房啥户型,村民说了算

滨海街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村改顺利有序进行

□本报记者 张静

2019年,为更好地推进村庄改造,妥善解决村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纷,避免产生历史遗留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在全面总结之前村改工作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不断“自我加码”,自主探索出许多改造路径,走出了一条属于滨海的村改路。

多样化宣传 收获民心一片

“为做到村改政策家喻户晓,我们将村改政策印成宣传册、明白纸发放到户,并连续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户代表会、党员会议及村改委会议进行政策讲解。”滨海街道发展保障中心(规划建设)负责人于法云告诉记者,政策入户是村改长征路迈出的第一步,当时所有工作人员连续作战,挨家挨户走,一点一点讲。

同时,该街道还实行村两委成员包户、党员包户、村改委包户宣传,同时组成多个政策讲解小组逐一入户,真正做到村改政策妇孺皆知,实现政策宣传无缝隙全覆盖,有效避免了因政策不明而产生的矛盾、误解。

“住村有优势,那就是家家户户是亲戚,凭借这一点,我们还发动了身边村改社区成功的村民来这讲解,极大地提高了疏通效率,收获民心一片。”于法云说道。

民主化决策 破解选房难题

“往后我们就不叫村民,改叫居民了,钱袋子不仅跟原来一样还是鼓鼓的,更能享受到市民待遇,这真是天上掉的大馅饼。”前几日,在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石甲村户型选择现场,石甲村村民张坤恒满面笑容,在户型选择单上认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原来,在村改工作中,该街道考虑到村民对安置房户型需求与商品房设计初衷不一致的问题,便在优选商品房优质户型的基础上,调研了石甲村村情,针对石甲村村民需求对户型进行了全面优化。

“为充分保证村民自主选择的权利,我们首次提供了A、B两组户型组合供村民进行比较选择,村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户代表填写户型选择单,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最终确定规划建设户型。”滨海街道发展保障中心(规划建设)工作人员朱屹告诉记者,在选择过程中,街道考虑到平面图具有一定局限性,便在村南侧空场处用石灰砖搭建实体模型,按1:1比例将两组户型进行展示,加强了空间感和尺度感,打破了以往村改安置房只能通过平面图想象房屋布局的限制,使村民可以更加直观地体验到房屋的布局及尺度,不仅减少了村民疑虑与困惑,也有效避免了后期可能产生的矛盾。

法律化服务 保障村民权益

村庄改造的实施,极易因房屋权属、财产分割等问题引发家庭矛盾产生纠纷,进而影响房屋的拆迁、滞缓村改推进。鉴于以往经验教训,本次石甲村村改,该街道再次创新工作模式,将法律咨询服务前置,聘请法律顾问全过程参与村改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合规合法,我们要求在村改政策制定和工作流程设置上,全程由法律顾问参与。同时,各工作组均加派律师全程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指导村民合法有效保障自身权益。”朱屹告诉记者,因法律顾问的参与,不仅协议签订全程顺利,还成功化解了一起离婚房产分配纠纷和一起兄妹房屋权属分配纠纷。

此外,在村改过程中,由村民推选成立村庄搬迁安置委员会,负责全程监督安置房建设工程。村委会还特别邀请了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改委成员进行培训,从而确保村委更加专业参与材料及工序的验收,更加有效行使监督工程建设的权利。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