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泊里街:古邑传千年 文脉润古今

□周衍默

泊里,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西南部,北依藏马山,南濒临黄海,自古以来就是沿海大通道和陆海物资运输的咽喉要塞。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泊里街自建制起,亲历过海陆往来的商旅,见证过酒肆商铺的荣盛,倾听过牌坊民居的喧嚣,历经过明清时期的繁华。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古朴厚重的青砖古宅虽已成残垣断壁,却在与时间对望中思念着昔日辉煌。寂静悠长的古街深巷,在远去的古城背影里,为后人留下了浓浓的乡愁。

春风不识兴亡意

草色年年满故城   

“董大庄遗址”是坐落于泊里镇的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从遗址发掘中可以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泊里境内就有人类生活繁衍。秦统一六国后,设置琅琊郡,附郭置琅琊县,治所在琅琊镇夏河城,距泊里仅数公里之遥,此时,泊里就已形成较大规模村落。唐代郡县裁撤后,近千余年时间里,这里未能得到发展。金代,诸城县在泊里西北2公里处设草桥镇,后因战乱被毁。明初期,随着大规模移民,在泊里居住的民众越来越多,逐渐有了集镇的雏形。据清道光抄本《程氏谱书》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程氏六公由安徽徽州迁此立村,相传因地势低洼,有水泊,故名程家泊。《海曲许氏支谱》载:清乾隆年间,许氏十世二支四公许有良,由日照许家园迁至泊里,取程氏为妻。后来,程氏将村宅送给许氏一半,故又称许半街,后杂姓增多改称泊子街,亦称泊里或泊儿、泊儿集,此时的村落已初具规模,周边村庄众多。清乾隆二十九年《诸城县志·乡土志》载:“泊里集,城东南百二十里,领村五十五。”

明末清初,泊里集已是周边远近闻名的大集镇,街道上店铺众多,酒幌高悬,商贾贸易往来频繁,繁华一时。但到了清咸丰年间,由于清廷奢靡腐败,再加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河南等地爆发了捻军起义队伍。后来,这股起义军从早先的只向乡民募捐香油钱,演变到后来对民众采取敲诈勒索、对商户实行强取豪夺,已与盗贼没有差别。因此,官府和百姓都对其痛恨万分。同治年间,为防御捻军北上侵扰,清政府发布通告,要求各地修建城墙,深挖护寨河,抵御这股“匪军”。传说,泊里城墙建造时,官府把任务摊派到各保甲,并让商铺捐钱捐物购买砖石。当时的泊里街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同治三年半,捻军来捣乱。修城筑高墙,防御大坏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泊里四周便筑起了高4米,宽4米,周长6千米的城墙,墙内用磊土夯实,墙外砌砖石,设东西南北四门,四门相对,成拱形门洞,供乡民出入。

苦忆君家好巷坊

无多岁月已沧桑

高墙内的泊里城主要有两横两纵四条街道,称谓“棋盘街”。北侧的东西街俗称北街,向西直通河西村外,向东自南北小河弯曲通过河东;南侧的东西街俗称南街,西通城西门,东通城东门;东侧的南北街俗称“牌坊街”,南接南街,北接北街;西侧南北街俗称西街,北接北街,南接南街。牌坊以北有条东西街连接牌坊街和西街,俗称“半截街”。西街连接北街处西行20余米,有条南北街道直通北门。西街与南街相接处西行20余米有条南北巷直通南门。牌坊街与北街相接处西行20余米处向北有条小巷,弯弯曲曲通往北门,牌坊街与南街相接处向西20余米处有条街道向南通去。

城内商铺大多沿街而立。进北门街西侧是一片空旷之地,过空地向北,分别有“福兴祥”帽店、“常胜祥”茶店和西生药社。北街自西而东依次有“聚源斋”扎材(纸草)铺、“公合兴”烧酒铺、“天和泰”洋货铺、“裕泰园”杂货铺等。天主教堂位于北街东侧拐角处,东邻是“永德”号当铺,东侧是土地庙,再向东是专事屠宰的张家店。北街西端以南称“大栅栏子”,吴大猷家“仁爱堂”坐落于此。“大栅栏子”临北街有“义和”商铺,向东50余米处是“同和永”商号。“大栅栏子”以南是基督教堂和吴大猷家“燕路堂”;西街街西有老邮局、理发铺、“汉相斋”扎材铺;西街街东的北端是药铺,街东部有赵家赁铺。半截街街北有杂货铺。南街有马家店(饭馆)、杨家包子铺,隔门是“新华昌”鞋店铺,面饼铺,冷家“正家堂”和胡家烧肉。南街东端有许家裁缝铺。

牌坊街是当时泊里最繁华的街道。街北端路西是关爷庙,街东供销社饭店南侧是“小衙门”。街东和街西一摆溜各七个铺面。有卢家面条铺和包子铺、赵家面铺、“玉祥”杂货铺、曲家和苗家黄酒馆,另一侧是丁和庆药铺、“大幸福”店铺、“天诚”店铺、“八恒兴”店铺、“福新永”“泰和堂”商铺、牌坊街中段有“南客”店铺。南街中部街南是“三皇庙”,庙前有块广场,逢集日是说书、打把式卖艺的文化市场。以东是吴大猷“延禧堂”,有铺面20余座。南北小河中段河东岸张家烧肉、王家烧肉、胡百万的“酉舌 子”(烧饼)、扎材铺。小巷中有染坊。

解放后,城内地主家的部分房舍和店铺改被政府征用。曾经的藏马县委就设立在“大栅栏子”吴大猷家的“仁爱堂”里,街南是吴大猷家的“宝和堂”,大门面东,解放后藏马县政府及所辖机构驻此,其他像武装部、民政局、工商所、邮局、学校、书店、照相馆、旅社、汽车站、工厂等都利用原有房舍设立。一度遭战火严重损毁的泊里城,在军民齐心协力的重建中,又恢复往昔的繁华景象。

老井当圆先祖梦

沧桑世事问樟槐

早先的泊里城内,坐落着一座闻名遐迩的高大牌坊,这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因为这座牌坊在此矗立,也被称为“牌坊街”。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富甲一方的吴大猷花钱为儿子吴林州买了个乾阳县的县令。不久,吴林州便为其嫂请旨,恳请朝廷为其守寡多年的嫂子树立牌坊,得到批准后,光绪二十五年,他从南方购回石料,聘请外地数名能工巧匠历时两年建造完成。

泊里街牌坊高约10米,东西跨度约12米,占地60平米,属四柱三门青白石料牌坊。牌坊全部用整块的青白石榫卯搭建而成。开间构造由底座、立柱、额坊、字板四大部分构成,牌坊底座两侧的夹杆石被雕琢成“云墩”形状,立柱为四根浮雕圆坊柱,柱头承载大额枋,枋与柱之间嵌“云墩雀替”,枋上镶花板,嵌坊匾,匾上方为斗拱和楼顶。夹杆石的顶部圆雕麒麟、狮子,看面分别浮雕云龙、草龙、双狮戏球等图案。梁枋上花板上浮雕祥云。斗拱、椽飞、瓦垅、吻兽、云墩、雀替均为石料雕制。

泊里古牌坊建筑高大精美,做工细巧,刻技精湛,规模壮观、气势宏大,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历经百余年风雨依旧完好无损。据说,此牌坊是原诸城境内最大牌坊之一,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人为破坏,断石残壁被填埋或抛掷河道内。

泊里街古牌坊以独特的建筑造型和外观形态,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它融入了先人们的传统礼教观念和社会生活理念、渗透着古代民风民俗,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立牌坊是一件极为隆重的事,一座贞节牌坊须经当地官府审查核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恩准封赠,方能建造。因此,奉旨建造的牌坊对于个人、家族乃至地区而言,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殊荣。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清朝末年,泊里城内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叫吴大猷的财绅。据有关资料介绍,清咸丰初年,吴振声、吴照升兄弟二人在泊里开设了一个杂货铺,耕种几亩土地。后来,吴照升突然得了几万两白银(传说,有位在南方做官的官员告老还乡时,将搜刮的钱财溶为银元宝藏在草纸中装船运回家。半途中其突然得急病去世,家人不知其中秘密,将草纸出售给了早已发现隐情的吴照升),在泊里开设了“吴大有”商行,并更名为吴大猷。

除了大办产业,吴大猷还出资70万铜线以“吊票”入股80余家商行,逐步在诸城、胶县、青岛、上海开设“吴大有”商行分行和“钱庄”,并在贡口设立“坐庄”。后来,随着家族人口逐渐增多,吴大猷在儿女成人后分家设立了八大堂号,各堂号都有自己的产业和土地。此时的吴氏家族已富甲一方,经营的商号除了使用银票外,还自制票号作为店铺的流通货币。当然,除了吴家商铺,其他很多生意兴隆的店铺和商号也发放票号,如“公合兴”“义和”“同和永”等店铺就发放流通在不同区域的票号,至今还能从收藏者手中找到“公合兴”纸票,泊里古镇的繁华鼎盛可见一斑。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