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防控工作做实做细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 张静

2月10日是春节后企业正式复工复产的第一天。当日,记者来到滨海街道的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和董家口经济区的双星轮胎“工业4.0”产业园,现场了解企业复工首日情况。记者采访发现,两家企业防控措施全面到位,工人们第一时间投入生产,真正做到复工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

“你好,请出示员工证和出入证。”“体温36.7℃正常。”“外来车辆必须消毒后进入厂区。”10日上午8时,记者在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门口看到,厂区进行封闭限行管理,复工人员正戴着口罩在厂区大门处有序进入,“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手拿测温枪正对每位员工进行体温检测、信息核对,信息无误、体温正常者才能进入厂区。

“我们企业共有员工300多人,今日复工105人,他们都是我们经过层层筛选确定的人员。”公司副总经理宋玉斌告诉记者,复工人数仅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原因是公司要求所有从省外返青的员工需要在家隔离14天;省内员工身体健康无症状且需要住宿舍的,需先在单设的隔离宿舍自行观察两天;需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员工以及部分销售、采购等员工均采取线上办公,减少人员聚集。

经过测温后,记者进入厂区来到生产车间,在这里发现了一处临时工作台,上面摆放着口罩、消毒水、体温枪,还有一本厚厚的记录册。“我们要求每个车间每天通风4次,每次至少半小时,每天还要消毒4次;进入厂区后,各部门对员工再进行一次体温测量,且所有信息全部登记在册。”公司行政部主任刘涛告诉记者,公司配备的口罩优先配发给复工人员和服务人员,以方便通行和工作,所有员工中午不允许到餐厅就餐,改由餐厅使用一次性餐具进行配餐,以减少人员聚集。

此外,复工前夕,公司已对全部拟复工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排查并告知相应的防控手段,所以员工们对于复工并无太多紧张情绪。“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每天都向公司汇报自己的春节去向、健康状况、传染源接触情况,现在复工了,看到企业采取了这么多防控举措,我们特别放心。”正在进行矿用变频器装配的员工耿辉对记者说。

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双星轮胎“工业4.0”产业园,生产现场各个醒目位置都安放了展板、LED屏,宣传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政策、知识。“除了这些展板外,我们还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控能力。”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疫情,该企业建立了每日排查和每日报告制度,全面掌握员工假期出行、返程、健康状况等关键信息,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应对。同时,对假期值班人员和节后复工人员建立测温台账进行监控管理,确保所有员工安全受控。

“复工前期,我们已经采取网络办公、视频会议等方式,统筹安排好外出员工节后返岗、生产物资保障、返岗员工安全防护等工作,为顺利复产做好充分准备。”该负责人说。

“目前,我们各工厂都将口罩、测温枪、喷雾器、消毒液等物资准备充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运行平稳。各工厂和办公场所均定时对工厂车间、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进行全面消杀,并实行封闭管理,对出入人员进行严格把控。同时,为把防控疫情与员工健康及生产经营密切结合,还为每位员工投保了新冠肺炎保险,最高保障额度为20万元,尽最大努力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双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柴永森说。

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企业所在街道也正全力以赴做好复工复产保障工作。“围绕做好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我们组建了47人指导员队伍,并连夜赶制7000个员工出入证,向复工企业分发,实现人员有序管控。”滨海街道武装部长、企业复工专班常务副组长李新告诉记者。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