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牡丹仙子”带来蝴蝶效应

大村镇童梦香村今日开园,“赏花经济”催生乡村振兴新动力

□本报记者 李涛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的童梦香村今日开园,千亩牡丹含香初绽,醒动春日芬芳。景美自不缺赏识之人。多年来大村镇旅游人气匮乏,如今传统农田经城发投资集团精心“妆扮”,化身童梦香村这一“牡丹仙子”,芳名远扬,每每引得游人络绎、踏青寻芳。而以花为媒,童梦香村的“赏花经济”也逐渐绽放成具有潜力的“花产业”,借着游人向往自然的“爱美之心”,向更多领域延伸,显现出振兴乡村的“蝴蝶效应”。

以花迎客

“赏花游”成就“花经济”

“我母亲非常喜欢牡丹花,家里就挂着一幅牡丹国画,虽然现在园区的牡丹花还没有全开,但也别有韵味。”家住灵山卫街道的高丽娟对童梦香村的牡丹花海慕名已久,早早便通过网络预定了一家人的门票,“没想到今年的牡丹赏花活动是公益的,预定门票只需要1元。”

“牡丹赏花活动是园区自运营以来最靓丽的名片,今年因为疫情防控,园区实行公益运营、预约游园,且预约费用后期将全部捐赠慈善机构,用于防疫工作。”城发投资集团(青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珊告诉记者。

考虑到单一的赏花模式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童梦香村还创新现代农业体验,出产红茶、绿茶,打造蓝莓采摘区、葡萄采摘区,形成了春天赏花、夏天采摘、秋冬丰产的多重体验,大村镇内葱郁的藏马山和灵秀的白马河孕育而出的龙马文化也给童梦香村注入了浓墨重彩。

“把乡村风貌变为旅游资源,对游客很有吸引力,童梦香村的‘赏花游’现在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是对乡村价值的再发现。”城发投资集团(青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文栋告诉记者,“赏花热”成为“赏花经济”,实现了乡村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带动了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

以花为媒

“花经济”升级“花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俗语说“花无百日红”,但童梦香村的“花”却没有这么被动。

漫步园区,今年新设置的童梦香村商品体验店格外醒目,走进商店,牡丹精酿啤酒、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护肤品……独具地方特色的“牡丹仙子”伴手礼,琳琅满目。

“我们深入挖掘牡丹产业的价值圈层,积极开展从牡丹初级加工产品到深加工产品的产销,与相关企业机构全面开发牡丹产业链,让花盛开时可看,成熟时可用,产业链条加速延伸,‘花经济’正逐渐升级为‘花产业’。”丁珊说。

以牡丹精酿为例,采用德国发酵工艺,原料中加入牡丹,口感馥郁芬芳、花香四溢,“因为牡丹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我们希望大家在激情畅饮的时候,也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牡丹精酿上市以来已经销售了5批共计12吨,下一步,我们将开展线上和线下的营销。”丁珊介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依托资源禀赋,我们童梦香村主打的是‘旅游’牌,并坚持作一二三产业融合大文章,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一体化发展道路,进而带动镇村经济发展。”薛文栋说。

以花为名

“花产业”开出“振兴美”

乡村敞开门户,期盼的是变革,是新生,是振兴。童梦香村这一城发投资集团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的精品工程,如今已成为推动西海岸乡村“环境美”“发展美”“长久美”的生动实践。

高绪花、李可娥,大村镇西南庄村与前尧村的村民,现在已经是童梦香村内的牡丹花期性状统计信息员。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块有8个牡丹品种,每天要统计各地块品种的株高、花色等信息,还要观察有无病虫害。”高绪花与李可娥俨然成了牡丹专家,“现在家门口就有班上,一个月两三千块钱的工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园区建设期间,集团按照土地流转政策,从周边7个乡村农民手中租赁土地1300余亩。同时,项目在当地聘用长期用工近200名,带动周边农民就业,每年为农民增收300余万元。

在高绪花与李可娥负责的区域内,13号地块牡丹品种最多,有70个左右。记者了解到,童梦香村定位为国家级牡丹科技研发平台、世界级牡丹种质资源平台、国际牡丹文化交流平台,“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牡丹青岛分中心,建设了世界牡丹芍药基因库,从国内外引进1600余个品种的牡丹和芍药。”薛文栋说,“未来我们将积极引导周边农民转变种植方式,栽种培育油用牡丹,并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支持,定向收购农户培育的牡丹籽,并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