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工委农办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军

用心用情服务三农 持续发起乡村振兴攻势

  工委农办(区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工委(区委)一届七次全体会议部署,发挥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统筹五个工作专班,围绕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暨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区总目标,持续发起乡村振兴攻势,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率先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抓区、镇、村三级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兴旺实现新突破。区级层面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进一步放大“五大活力源”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涉农镇街900余个村庄全面发展;投资24亿元加快三个市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新启动海青茶山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区模式。镇街层面规划建设产业振兴集聚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园区先行、企农联动”思路,在12个涉农镇街驻地以工业为主导,规划发展12处产业振兴集聚区;对现有337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园进行转型升级,新规划建设30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全区乡村产业“一区多园”发展新格局。村庄层面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市级以上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行动,推广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一批种养大户、生产专业户,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二是抓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生态宜居实现新突破。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按照片区化打造、标准化建设、景区化提升的原则,投资2亿元建设2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初步形成滨海大道蓝湾生态、开城路绿色长廊等4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和杨家山里、海青茶山、琅琊滨海等8个美丽乡村示范片。提升特色小镇建设水平,继续发挥区属国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投资2.35亿元,建设23个特色小镇项目,推动镇街基础设施持续向好、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内涵品质快速提升。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加快补齐农田水利、农村供水、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短板,着重抓好农村污水、垃圾环卫、厕所改造、村容村貌等重点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整体推进”向“深化提升”迈进。
  三是抓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集体双增收实现新突破。积极促进土地流转,落实产业振兴鼓励政策,对规模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健全完善区、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率达到60%。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推广“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新模式,引导30%以上涉农村居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新增农作物生产托管服务3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90%。深化改革创新成果,做好承担的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任务,开展“清资产资源、清债权债务、清经济合同”三清行动,厘清、盘活镇村集体资源资产,全面消除经济收入低于3万元的村庄;探索推广土地流转、特色经营、劳务输出等多种农民增收途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工委农办(区农业农村局)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在谋划中带头想、在落实中带头干,恪守为民情怀,用心用情服务三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王雪 整理)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