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建设有序推进 智慧地铁亮点纷呈
本报记者走进朝阳山CBD站和富春江路站,探访地铁6号线建设现场

道路左侧的富春江路站施工现场正进行止水帷幕工序。
□记者 董梅雪 报道

新闻更精彩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董梅雪
自去年12月16日正式开工以来,地铁6号线的建设一直备受关注。3月份,富春江路站围护结构的第一根围护桩正式开钻,标志着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近三个月过去了,地铁6号线建设进展如何?6月15日,记者来到朝阳山CBD站及富春江路站建设现场,进入围挡内部实地探访地铁6号线的建设进展。
现场探访
朝阳山CBD站:项目快速推进 智慧和谐先行
近日,记者跟随中铁上海工程局地铁6号线01工区项目经理王冬冬进入施工现场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约占施工场地近一半面积的长方形深坑,坑内土石裸露,几台大型机械正在作业。
“这个深坑就是车站北区的主体基坑,长90米,宽50米。”王冬冬介绍说,“施工现场是由原来的山坡平整而来,基坑全部挖完后,从原来的山坡地表至底部,总深度将达40米,目前,基坑已经完成总体进度的23%。”
据悉,朝阳山CBD站计划于国庆前夕完成主体基坑开挖工作,2021年初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我们力争让朝阳山CBD站成为全市所有地铁线路站点中第一个当年开工、当年封顶的明挖车站。”王冬冬骄傲地说。
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地铁6号线将智慧化、人性化的特点贯穿在建设中。在朝阳山CBD站,多项技术的应用都能体现出地铁6号线“智慧地铁”“和谐地铁”的理念。
记者在施工场地入口看到,一台人脸识别机已安装完成,刷脸过闸的技术已经在此应用。“有了人脸识别、三维激光扫描等终端设备,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都先刷脸再入场,没有登记的人是进不了工地的。”王冬冬说。
对于距离生活区较近的建设工地,扬尘污染是市民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此,王冬冬解释道,“智慧工地”对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PM2.5、风力、噪音等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如果PM2.5数值超过既定数值,工地上的自动喷淋系统就会开始作业。此外,工地上还配备了洗车槽,每辆运输车驶出工地前首先驶入配套的洗车槽,对车辆底部及前后左右进行全方位清洗,直到运输车辆底盘、轮胎彻底清洗干净,满足上路要求,才能驶出工地。洗车系统的应用,极大减少了工地运输车辆对城市道路的污染,达到了环保的要求。
富春江路站:远程断送电 高效又安全
早在3月24日,记者曾在第一根围护桩安装时到富春江路站进行探访,历时两个多月,426根围护桩基在6月9日全部施工完成,随后,该站进入止水帷幕工序(TRD工法)的施工。
“围护桩是为工程深基础施工而采取的措施,不但保护基坑,也保护周围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不受施工影响。而正在进行的止水帷幕工序,通俗的说,就是用来挡住地下水,不让外面的地下水向基坑内渗进来,止住水后,才能进行基坑开挖。”富春江路站项目副经理谯生有解释说。
据介绍,富春江路站止水帷幕工序总长度达631.5米,目前已完成321米,计划6月底完成此工序的施工。
施工现场,一座设计精巧的配电柜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与普通配电柜不同,这台配电柜有不锈钢外壳,且外形更美观。
“这是富春江路站施工现场独有的一台远程控制智能配电柜。”谯生有说,“目前大部分工地上用的配电柜都是手动操作,下班不拉电闸浪费电,私拉乱接等现象严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谯生有说,远程控制智能配电柜通过无线网络和控制器把分散的配电柜进行组网,实现远程监测控制,让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现远程断送电、紧急停电等功能,提高工地安全用电管理效率。
据悉,下一步,远程控制智能配电柜将在6号线全线进行推广使用,为“智慧工地”添砖加瓦。
快评>>>
令人期待的地铁6号线
□李亮
更和谐,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
这是探访地铁6号线建设现场时,层层递进的直观感受。
和谐体现在美观牢固的装配式围挡、全范围喷雾抑尘、全自动洗车去污去泥沙、装配式便道上。在尽可能少的打扰下,一幅火热繁忙的施工图便在围挡内展开,除去打桩机的隐约声响,场外很难觉察这处工地在紧张运行。
智能体现在人脸识别、人员车辆定位、视频监控、远程配电等设备使用上,进出工地的严格识别卡口,防控疫情的同时兼具效率;LED屏幕配合监控实时更新工地信息,巩固安全生产与稳定,一目了然。智慧工地让建设数据化,无疑更效率、更直观、更灵活。
安全体现在安全生产讲台轮播、日风险源识别研判的事无巨细;临时用电箱配置工业插头、全新机械设备进场的硬核投入;临时结构当做主体工程施工、面与面对齐横平竖直的敬小慎微上。更安全的设备应用和重视细节的谨慎心态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高效体现在当年开工、当年封顶的决心。相对其他工程,地铁建设受制因素多且复杂。疫情当下,能立下当年开工、当年封顶的誓言,除了需要决心之外,更多底气源于对建设情况了解、实施进度的把控和自身能力的信任。
山脚河畔,两处更高标准的地铁建设现场运行井然。标准贯穿、迎难而上,这样的6号线,无疑更让人期待。
进展>>>
6号线9座明挖车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为辛屯路站,终点为生态园站,线路全长30.8公里,设21座地下车站,其中换乘站7座,建成后能与1、2、12、13号线以及未来将要建设的21、22、23号线实现贯通。
记者获悉,地铁6号线全线共8个工区、45个工点,累计开工工点44个,剩余1个因拆迁、占地尚未进场。其中,16个单位工程已通过开工条件验收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明挖车站14座,已进入主体施工车站9座。其中,朝阳山CBD站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已完成设计土方的23%;石山路站围护桩已施工完成;辛屯路站、淮河西路站、可洛石站、河洛埠站正在进行围护桩施工,其余车站正在进行前期工程施工。
暗挖车站6座,全部进入主体施工。其中青医西院区站已基本完成临建施工,进行竖井/斜井开挖,剩余站点正在进行临建施工及部分竖井开挖。
记者从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指挥部获悉,5月30日,地铁6号线正式启动“党建引领创示范,合力共建筑精品”主题实践活动暨“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专项劳动竞赛活动,将通过开展企地共建、党建联建活动、“三优一安”廉洁示范工程创建等活动,全面掀起保达产、争超产的施工高潮,助力6号线建设全面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