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好政策送进企业 找工作“群”呼百应

珠海街道依托全区首个街道公共就业协会,助企发展稳就业

  □本报记者 董梅雪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六稳”“六保”之首,就业稳则民心定、家国安。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创业难的挑战,珠海街道依托全区首个街道公共就业协会,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一头将援企稳岗政策送至企业,助力企业发展;一头搭建多个招聘求职对接平台,实现居民稳就业。
  近日,珠海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桂玲联合公共就业服务协会几位负责人,来到珠海街道小台后工业园区,为企业带来了政策“大礼包”。当天上午9点半,记者跟随王桂玲一行来到青岛海西龙泰机械有限公司,看到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台台智能机械臂舞动自如。据了解,这家研发生产纺织机械、铸造机械的民营企业订单量已经恢复正常。“龙泰机械是街道公共就业协会的会员企业,我们这次来,就是想面对面地向企业传达一些惠企政策,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大礼包’。”王桂玲说。
  在座谈中,企业法人刘云国对王桂玲提到的“吸纳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中的‘4050’人员可享受保险补贴”格外关注。他告诉协会领导,自己的企业共有5名退休人员,年龄都超过50岁,但自己并不知晓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多年来从未申领过这项补贴。在王桂玲的讲解下,刘云国豁然开朗。“协会主动把政府部门的好政策送到家,让我们不会遗漏好政策的补贴,非常感谢!”刘云国说。
  王桂玲告诉记者,街道分会成立以来,每月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存在的需求和困难。通过与企业家面对面讲解政策,将援企稳岗政策、创业补贴、贴息贷款等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真正实现降费增效。
  帮助企业降费增效的同时,珠海街道立足民生,全力做好居民就业保障工作。一方面建立劳动力资源台账,将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人群纳入就业适性培训范围;另一方面,提前收集一批稳定性强的就业岗位和社会公益性岗位,在群众最需要找工作的时间结点,搭建平台,促进就业。
  王桂玲告诉记者,街道建立了多个企业群,企业随时在群内发送招聘信息,人社中心定期将整理好的信息发送到“珠海街道社区村居干部群”、“人社中心业务群”,由村居即时发送到各社区居民群;建立由无业人员组成的“珠海街道找工作直通车群”,人社中心即时发送招聘信息。同时,人社中心还会即时将信息发送到“珠海街道人社中心”公众号、“珠海街道办事处”公众号。
  “这样就搭建起了企业用工与居民求职之间的对接桥梁,双方的需求能够第一时间发出去,省时、高效,还能保证信息的可靠。”王桂玲说。
  下一步,人社中心将联合协会,面向珠海街道全部企业开展企业调查问卷,及时了解企业订单和人员变动情况,为政府决策、社会稳定及快速反应提供有效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解决经营和人员问题。该方案已征得人社局同意,先行先试,争创全区试点。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