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有害垃圾 共建绿色家园
西海岸各个街道全面出动,开展有害垃圾集中宣传、回收活动

志愿者在滨海新村第二社区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胡全福 报道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姜爱玲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西海岸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全区13个街道34个社区,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了有害垃圾集中宣传、回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市民自觉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记者走访了几个活动现场,发现各个街道都有自己的“绝招”,居民也都热情参与其中。有的通过实物举例向居民生动讲解有害垃圾的定义及投放要求;有的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讲解有害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及如何正确处理有害垃圾的方法;有的开展有害垃圾兑换小礼品活动,调动市民参与度……“以前我们家经常换灯泡,换完就随手丢垃圾桶,没想到危害这么大,以后不能这么随意了,攒着既能兑换礼品又能减少危害,还是件一箭双雕的好事呢。”市民陈女士感慨道。
“将有害垃圾准确分类、投放,才能使这部分垃圾得到妥善处置,否则其中包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将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开展有害垃圾集中回收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鼓励居民把有害垃圾准确分类出来,真正树立垃圾要分类的理念。”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杨益杰介绍说,此次活动重点围绕有害垃圾集中回收、垃圾源头减量、绿色低碳生活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倡导市民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全民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发放宣传材料5900余份,收集107.11公斤的有害垃圾(其中废电池17.01公斤、废灯管16公斤、废温度计0.5公斤、废油漆24.6公斤、废药品37公斤、废包装10.5公斤、废胶片0.1公斤,废电子产品0.5公斤,废墨盒0.9公斤),归集点入库107.11公斤。
相关新闻
分类知识进社区 源头分类在行动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到“双报到”社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胡全福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充分利用党员进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契机,适时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有力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
据了解,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创新方式,积极践行融合共治共享治理格局,通过积极践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模式,以“双报到”联系社区民生微实事为抓手,全面动员、全面组织、全面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讲工作,为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做出了积极成效。
链条式推进,构建垃圾分类“治理网”
黄岛街道多措并举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记者 张希文
通讯员 宋飞 报道
本报讯 近日,黄岛街道高岛路社区联合城市管理中心、社会治理中心等多部门组织开展了“绿色生活美丽高岛”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让垃圾分类真正深入人心,积极倡导人人参与。
据了解,该社区依托“城市治理服务站”,采取“4+N”工作模式,在居民小区设立垃圾“四分法”投放点;利用多种新媒体渠道开展线上宣传;同时,通过党员模范带头、志愿者上门讲解等“N举措”,保障各类垃圾从源头正确分类、对应投放。
该社区还组织楼院长、片区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共同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居民自治公约》,激发垃圾分类“自治”活力。通过此次活动,引导了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环保宣传,全面形成“垃圾分类 我参与 我践行”的良好氛围,将垃圾分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