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融合,打造项目审批服务新理念
我镇规建办创新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努力优化小城市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梁玉鹏
自我镇行政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梳理承接了82项审批权限,认真学习区级审批业务,并将建设审批、建设监管、建设维护进行“三力”深度融合,为优化小城市营商环境、发展经济做出不懈努力。
抓执行
履职尽责惠民生
2019年8月份,我镇党委、政府按照区委区政府指示精神,进行组织机构全面改革,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全面承接小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三大板块职能,构建专业化职能团队分项梳理82项权限。规建办认真履行职责,与财政审计中心(统计站)形成固定资产投资纳统信息共享;与镇政务服务局创新办理模拟审批业务,高效服务项目完成开工前手续办理。规建办审批员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学习,今年4月17日,积极参加学习新系统审批操作流程,提高审批业务办理效率。目前,已高效办结了龙泉·翠湖公馆、雲海臻府一、二、三标段等多个住宅类项目施工许可和工程规划许可;完成东庄、马家庄美丽乡村、藏马路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民生重点项目施工许可审批;有力推进固投计划项目建设,高效办理港城·星海府、青岛西海岸电商平台交易中心项目提前介入手续,让项目及时落地实施。自审批权限下放以来,共计办结各类建设审批业务90项。其中,2019年下半年办结建设类审批业务共计10项,2020年上半年办结各类建设审批业务80项,全面实现了100%办结审批效率。
抓创新
提速提效促发展
创新“量身定做”服务。今年4月30日,规建办召开全体工作会议,并按照《关于深化泊里镇行政管理体质改革的实施意见》(青黄办字〔2019〕43 号)文件精神,对所有审批业务进行梳理,并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实现了岗岗有标准规范,人人按标准履职。积极倡导“雷厉风行、重在结果”的执行理念,推行部门领导带班一线工作法。与镇政务服务局专办员建立大项目 “量身定做”服务,实行专项办理、联审联办。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够规范到标准服务、从功能单一到多功能合一的奋进历程。通过建设审批、建设监管、建设维护“三力”并举,规建办更是把加强创新力建设作为重点,全力推动服务效能,甘为品质时尚港城建设的“孺子牛”。
创新“前置服务”理念。在项目前期手续咨询阶段给予全程咨询服务,让各审批员及时了解项目办理环节,减少了项目网办过程材料不合格被退回造成项目“跑腿多,难跑腿”的现象。联络对接服务审批窗口形成业务互通,让受理率达到100%,按期或提前办结率达到100%,通过新系统上线运用,网办审批率提高了25%。创新“1+1”审批模式。围绕关乎泊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规建办精心梳理审批链条,创新服务流程,实行质监、安监、施工许可手续同步审批、联合办理。与政务服务局一站式大厅建立项目审批业务专属联络员,形成“1+1”审批模式,全程指导项目业务咨询(即专属联络员+规建办审批员联合服务咨询)。
抓公信
文明服务树形象
“你们仅用了2个工作日,就为我们项目两个标段集中办理了施工许可,还主动提醒我们领取证件,效率真是高,服务真是到位。”雲海臻府项目施工许可办理员张女士称赞道。这生动体现出规建办注重文明审批,高效审批。预计2020年下半年建设审批量将有所增加,全镇建设工作将进入“开档加速”阶段。规建办将认真对审批依据、审批范围、申报材料、审批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进行“六公开”,全面树立让群众满意的政府服务新形象。
下一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规建办将结合内部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形成长效互动机制,积极探索项目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切实将建设审批、建设监管、建设维护“三力”深度融合,全面助力小城市品质时尚建设迈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