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海洋城市·青岛论坛在西海岸新区举行
献策海洋强国 探索城市共建

与会嘉宾热议城市共建话题。□记者 李涛 报道
□本报记者 李涛
本报通讯员 毕海虹
8月26日,“2020相约海洋·城市共建”第二届世界海洋城市·青岛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全国30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及各界社会精英汇聚一堂,为海洋强国建言献策。论坛上,青岛海洋活力区开发建设引起了广泛热议。
研求“双循环” 拥抱蓝色机遇
论坛上,与会嘉宾聚焦新时期、新机遇、新任务,共同探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海洋经济的未来价值,研求“双循环”新格局下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机遇。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在演讲中指出,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国家发展的重要命脉。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切入分析,依托于海洋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形成且日渐成熟,“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发展的全新增长极,而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也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蓝色引擎。”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结合市场导向、社会现状等,从城市区域、自然条件、融创品牌实力、综合规划布局、国际知名企业、国家龙头企业入驻等方面,阐述了海洋活力区的价值潜力,表达了投资新区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投资蓝色未来的理念导向。
五大领域共建 赋能城市发展
围绕城市共建发展话题,嘉宾们从城市健康共建、城市教育共建、企业城市共建、智慧城市共建、规划城市共建五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岳宝德表示,山东能源集团立足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与青岛海洋活力区打造海洋强国战略下的城市发展布局高度契合,“集团规划在西海岸新区投资建设青岛区域总部大厦,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做大做强物流贸易、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尽快建成多产业高效配置、集成共享、集群发展的总部示范基地。”
HIC规划咨询总设计师徐伟以《规划,与城市共成长》为题,带领大家回顾了青岛海洋活力区周年建设纪实,20个月跨越式发展的大事件图表,2018-2020规划场地实施推进的航拍对比,鲜活展现了青岛海洋活力区建设与招商成果,“我们遵循‘以人构城,以城促产,以产聚人’的创新发展新模式,高水平建设引领区域特色的新区之心、活力之源、蔚蓝之城。”
嘉宾们剖析海洋城市发展实践及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下的城市经济增长引擎,普遍认为要深度挖掘海洋活力区的价值潜力,让总部企业、教育资源、医疗健康、公共配套等核心要素加速落地实施、融合发展,为城市发展赋能,真正地与城市“共生共建、共赢共享”。
热议海洋活力区 城市共建新典范
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作为山东省对外开放桥头堡、青岛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西海岸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已成为国际资本聚合场、百亿项目聚集地。青岛海洋活力区无疑是典型代表。
2019年2月,西海岸新区与融创中国携手共建青岛海洋活力区,打造独具海洋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新型活力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聚合了中央商务、产业中枢、颐养健康、高端生活、摩登潮流、滨海休闲等六大硬核板块,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截至目前,青岛海洋活力区已签约落地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计划总投资规模约720亿元,涉及金融、贸易、能源、互联网科技、物联网平台、高端海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基地等行业领域;六家总部企业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规模已达380亿元;吸引中建、中铁、美国HDR、戴德梁行等19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建设。青岛海洋活力区已经成为西海岸新区践行社会和企业“城市共建”理念的高质量试验田和典范。
当天,海洋城市活力发展论坛也同期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国家海洋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海洋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区域规划设计等论题展开了深入、有价值的探讨。最后,与会嘉宾们达成普遍共识,并共同发布《海洋城市活力共建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