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喽!向着“鱼虾蟹”进发
全区1461艘渔船昨起陆续驶向渔场,期盼有个好收成

9月1日,积米崖渔港,渔船陆续启航。

船员们给渔船仓库加冰,用来储备鲜鱼。

船长专注驾驶渔船启航。

积米崖渔港附近海鲜行老板清理鱼池,准备迎接首批渔获。
□文/本报记者 李涛 图/本报记者 李亮
9月1日12时,为期4个月的2020年黄渤海伏季休渔正式结束,经过充分的休养生息,渔民喜迎开海。当天,西海岸新区各渔港千帆竞发,全区1461艘渔船陆续驶向渔场,期盼开渔丰收。
千帆竞发
渔民期盼大丰收
9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积米崖渔港,一艘艘渔船整装待发,船上红旗随风摇曳。
“开海是渔民最重要的日子,我们正在全面检查渔船,并为渔船加油、加冰、加水,保障出海安全和捕捞顺利。”一艘船名号标识为鲁青新渔60765的渔船上,船老大刘红师和渔民伙计们,正在清理甲板、捆绑浮子,为出海捕捞作业做最后的准备,“前几天我们已经对船只发动机进行了检修,织补渔网、加固缆绳,现在就等12点一到就前往渔场,盼着能大丰收。”
距离刘红师的铁壳大船不远,渔民刘向芳正在准备粮食、食用油、淡水等物资,“出海时间长,要带足米、面、蔬菜,船上的伙计们吃好喝好,才有力气捕鱼。”
在码头上,记者看到,出海的渔船主要以木壳船和铁壳大船为主,“那些二三十米长的大吨位铁壳船一出海就是一星期,木船基本次日凌晨3点左右就会陆续回来,要抢头网海货可得趁早。”刘向芳笑着告诉记者。
中午12时一到,码头上汽笛声四起,大小渔船奔赴大海,开始新一轮的耕海征程。而对于开海后的第一网,渔民们充满期待。“打回来最多的鱼就是刀鱼、鲅鱼、鲳鱼,开渔季我干这几个月的收入,可能顶好多人一年的。”刘红师说。“大海就是粮仓,对我们来说一船鱼是生活的全部,希望能有好运气。”刘向芳说。
人气火爆
市场渴盼头网鲜
当天下午,积米崖渔港只剩零星几艘渔船,但相比往日,码头却显得格外热闹。
在码头上的一家汇全海鲜行,老板刘梅正忙着清理店里的海鲜池,池子里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海鲜。“得赶紧打扫干净,凌晨会有不少新鲜的螃蟹、爬虾和鱼运过来,到时候大家就能一饱口福了。”刘梅告诉记者,过去四个月里,店里销售的多数海鲜产品基本都是养殖货,不少市民都盼着尝鲜。
随后,记者又来到积米崖海鲜市场,发现卖海鲜的商贩都在积极筹备迎接开海的“头网鲜”。“刚打捞上来的海鲜海味儿更足,往年渔获一上市早早就会被抢购一空,根本不愁卖,今天已经有不少市民来询问有没有刚上来的海货。”海鲜市场一位王姓摊主告诉记者,刚开海,海鲜数量和种类会明显增加,“海鲜大量上市,价格不会太高,但由于临近中秋、国庆,客流量大,预期销售情况比较可观,价格也会逐渐上涨。”
卖海鲜的卖得起劲儿,买海鲜的也买得高兴。
“盼了四个月,终于开海了。我打算明天凌晨5点就来码头,买点螃蟹、爬虾、带鱼、鲳鱼等,中午做一桌子海鲜宴,让一家子可劲儿尝尝鲜。”市场上,市民林倩倩告诉记者。
平安出海
渔船体检查隐患
渔民兄弟摩拳擦掌期盼丰收,但首先要绷紧安全弦。
连日来,区海洋发展局渔政执法人员走进各个渔港码头,积极对渔民进行商渔船防碰撞宣传。区海洋发展局渔业资源保护站站长姜明成介绍,开海后,西海岸1461艘渔船将陆续前往渔场从事渔业作业。但是,渔船全体出动,一旦驶入航道将会妨碍来往的商船行驶,“我们宣传的重点是引导渔船避开航道以免发生碰撞事故,并督促渔船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
8月31日,渔政执法人员还针对停港渔船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叮嘱渔民携带捕捞许可证,检查船上安全设施、导航通讯设施等,督促渔船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
经过四个月的休养生息,黄渤海海区的黄鱼、偏口鱼、带鱼、黄花鱼、鲅鱼以及螃蟹、八带等海鲜种类丰富起来,渔民将迎来收获的季节。而渔民收获的背后是西海岸伏季休渔管理的科学有效。记者了解到,伏季休渔期间,西海岸新区共出动执法船480余航次,执法人员3300余人次,无人机巡查8次,查扣违规渔船157艘,没收违规渔获物4000公斤,没收涉渔“三无”船舶(含泡沬筏子)20艘,圆满完成了伏季休渔管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