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工作零失误,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阙卫平——
从“铁裁缝”到“大工匠”

阙卫平(中)与青年技工进行业务交流。
■开栏的话
因人而兴、因才而盛,西海岸新区便是这样一座爱才、重才的年轻城市。近年来,西海岸觅贤揽才的脚步从未停息,各类人才也正在这片沃土上汲取营养,不断实现并放大着自身的价值,释放出创新创业的澎湃能量。本报今起开设“才兴西海岸”专栏,走近新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展示他们在新区建设发展中发挥的“塔尖”作用,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韩洁
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有一个工种与裁缝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量尺、划线,不过我们面对的是重型装备所需的特种钢材,在钢板上划线、切割、组对、安装,把钢板、钢管变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化工的‘大国重器’。”说这话的人,是全国劳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兰石重装冷作工首席操作师阙卫平,人称青岛兰石的“铁裁缝”。
这位“铁裁缝”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一块块坚硬的钢板上进行划线裁剪。39年来,他不仅用高超的技术创造了“零失误”的奇迹,带出了一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团队,更是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
善钻研的“巧裁缝”
1962年,阙卫平出生于甘肃酒泉一个军人家庭。1981年,他从兰石技校毕业后,因身材瘦小,厂里考虑到抡18磅的大锤对他来说比较费劲,于是就把他分配到备料车间当起一名冷作划线工。
“线划错了,后边的工序就跟着全错了。”“划错一条线、裁错一张板,损失就是上百万元。”师父的告诫和嘱托,让年轻的阙卫平不敢马虎。有时,下班回到家里,刚坐到饭桌前,他突然想起钢板上那些疏密不一的线条,“总担心哪里出了错”,来不及端起饭碗,他就又转身出门,赶回车间,拿着卷尺再检查一遍才能放心。
行业内有这样一种说法,“铆工要老,焊工要小”;还有人说:“一年能练出好焊工,但10年却不见得能培养出放料工。”这激起了阙卫平不服输的劲头。从此,“钻研业务”成为阙卫平生活的重心。
经过几年的学习,阙卫平对传统操作流程有了新想法。当时,为了提高划线准确率,通常的做法是拿铁皮先做个一比一的模型。但阙卫平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严格计算达到100%的准确率,于是就大胆尝试去掉铁皮模型步骤。这一操作流程运用到实际生产后,人力、物力和工期都节省了一大半。在工友们眼中,阙卫平不仅是个“铁裁缝”更是一个“巧裁缝”。
更让业内称道的是他发明的“U型管五点定位法”。在传统工艺里,一个弯管的焊接,都是采用三个焊缝连接的方式,但这种工法存在管头误差大的难题。经过数年的刻苦钻研,阙卫平提出通过五点定位的方法,把三道焊缝改成两道焊缝,工期缩短了一半,节约了大量成本和工时。据统计,经阙卫平设计的下料方案,板材利用率达到95%,每年可为公司节省钢材50余吨,节约材料成本以百万元计。
近年来,压力容器制造出现大型化发展的趋势。阙卫平也参与了大型加氢反应器、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等多项国家重大装备攻关项目的生产制造,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提到这些成绩,他总会说:“我热爱这份工作,我愿意每天都花时间去研究。而且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要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企业,产生最大的效能。”
传帮带的“好师父”
2006年,兰石集团在青岛西海岸奠基建厂。2009年青岛兰石建成投产,阙卫平和爱人作为第一批骨干员工从大西北来到青岛西海岸。从设备到团队,一切皆是从零开始,他不仅要保证产品的划线质量,还要负责培养新入厂的年轻技工。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他不仅将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更通过言传身教将对待工作、对待产品的态度传承下去。“干好这份工作,不能糊弄,不能急躁,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企业负责的态度。”这是他常对年轻技工的叮咛与嘱咐。
多年来,阙卫平通过“培、练、赛”和“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了数百名青年技工。目前,他的徒弟大部分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2018年,为改进放地样的二次找正划线方法,由阙卫平牵头组建技术团队,研发了弯管七点定位划线法,并于2019年获得国家级专利。
阙卫平取得了很多头衔,有人称他为“主任”,也有人叫他“大师”,但他最喜欢的称呼还是“师父”。他说:“师道传承,毫无保留。我们国家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但高水平的技工仍然不够。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把自己掌握的关键技术和技艺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并帮助更多年轻人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爱新区的“大工匠”
谈及在青岛西海岸的发展,阙卫平深有感触地说,“西海岸新区是一个让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才能的地方。”
2019年,阙卫平通过青岛市人才引进政策,荣获“青岛市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称号,并获得一次性人才奖励100万元以及安家补贴30万元;西海岸新区实施的“梧桐树”聚才计划,对领军型高技能人才给予20万元补贴。“中德生态园也为我提供了高品质的人才公寓,让我安心地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拼搏,我很满意。”阙卫平说,目前,青岛兰石也正在积极参与西海岸新区“金凤凰工匠”、“齐鲁首席技师”、“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创新类顶尖人才引进的评选。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动能。自“梧桐树”聚才计划实施以来,西海岸陆续出台了“金凤凰工匠”评选实施细则、“新取得高级技师、高级职称人员奖励办法”等若干政策,给人才创造了更加舒适、更加稳定、更加优越的发展空间,成为了人才汇聚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