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钉子摊”自行搬离
六汪执法中队坚持“主动服务”和“依法查处”两手抓,化解城市管理顽疾
□本报记者 李涛
为巩固创城成果,近期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执法中队在辖区开展了镇容镇貌规范整治。工作中,六汪镇旺源路路口处一海鲜摊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海鲜摊占人行道经营,广告牌乱摆乱挂,周边卫生脏差,给附近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烦恼。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两天海鲜摊主自行将摊点搬离,还将周边卫生清理得干干净净。
事件背后,有何不为人知的故事?记者进行了探访。
“这处海鲜摊点是队员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有时在有时不在,和执法人员‘打游击’。我们中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研究解决办法,主动上门劝导,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六汪执法中队中队长张焕山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发现该海鲜摊点后,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讲解法律法规,劝导其自行整改。但多次上门,当事人仍然不听劝解,拒不自行清理。
对此,六汪执法中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张焕山亲自带队对海鲜摊点业主进行思想教育,指出违法事实,下达《责令询问(调查)通知书》《违法行为教育规范通知书》,当事人却依然无动于衷,拒不整改。
随后,执法人员又对其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到位,但当事人却以“家庭困难”为由不采取整改措施。
执法人员随即依法查扣了当事人的一台电子秤,进行证据登记保存,并告知当事人需在规定的期限整改到位,到中队接受处罚。
整治城市管理顽疾,能“堵”还要善“疏”。考虑到当事人的家庭条件困难,执法中队积极为当事人想出路、谋方法,建议其到镇政府设置的便民摊点进行摆摊经营,这令当事人颇受感动。
不久前,其自行将海鲜摊点搬离,并清理了周边卫生,还到执法中队对执法人员进行了感谢,并写下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在此处占用人行道进行摆摊经营。至此,历经半月,该处城管“顽疾”被彻底清理。
下一步,六汪执法中队将把镇容镇貌规范清理整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坚持“主动服务”和“依法查处”两手抓,每日不间断对镇驻地主干道路两侧的沿街经营业户门前的乱摆乱放、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扯乱挂以及道路两侧的流动摊点进行巡查整治,并及时“回头看”,营造“洁净序美”的镇容镇貌。
记者手记
疏堵结合方能标本兼治
“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城市管理犹如治水,疏堵结合方能标本兼治。
详观海鲜摊自行搬离事件,一方面,解决了反复出现的城市管理顽疾,另一方面,不厌其烦做工作,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想出路,实现了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双赢。“疏堵结合”的管理模式赢得了广泛认可。
“堵”强调严格执法、形成震慑,操作起来简单直接。在多数人印象中,执法者在执法中习惯于采取“堵”的方式,强调严管重罚、以罚代管。西海岸新区执法者坚持“执法为民”理念,创新执法方式,“堵”之余,善用“疏”的智慧,将严格执法与关心帮扶相统一,形成了管理正规有序、群众遵规守法的良好局面,展现了“严格、高效、开放、亲民”的执法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