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民生,请您听我慢慢说

街道举办广场舞大赛,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2020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此基础上,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当再次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否让您深深体会到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是否感受到了“和美隐珠”身边的“润物细无声”的变化,让我们再来慢慢品味。
“众志成城”战疫情
“活力隐珠”有您的参与和支持
在全民战“疫”的分秒流逝里,一线防控人员用最快的速度、最严的标准、最暖的行动,在隐珠街道筑起了一道道抵御病毒的铜墙铁壁。随着疫情防控举措的一次次加码升级,在你我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串特别的数字也在不断跃动,这串数字,是隐珠铁军的“战地日记”,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书写”,是群策群力的“众志成城”。1月25日大年初一,欧美世纪花园因初现确诊患者开始封闭,拉开了疫情防控的战幕,2月20日,历时25天,隐珠街道这唯一疫情点解除全封闭管理,6名确诊患者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全部康复出院,“0感染、0输入、0传播”,街道将疫情防控的底线牢牢钉在“0“这个特殊数字上。街道拉响“全排查不漏一户、全管控不漏一人”的战“疫”警报,大年初一,原本阖家团圆走亲串友的日子,我们却接到了“不扎推、少聚集、带口罩”的疫情防控提示;机关、村居、社区工作人员接到了立即上街站岗巡查摸排的命令;有多少人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顶风冒雪站立街头,才筑起了牢固的疫情联防网络。58个村(居)、400多个小区,设立390余个检查站,社区及物业工作人员、共产党员、社会志愿者守卫着每一个关卡。12000余名重点外来人员、密切接触者、境外回归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归来人员的摸排、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凝聚着“隐珠铁军”辛勤的汗水,换取了今天的“和美隐珠”。
“我们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疫情防控阻挡不了经济发展的脚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疫情形势,适时改变战“疫”策略。《隐珠街道促进重点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十条措施》为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序复苏,为辖区70余家规上服务企业、100余家规上重点工业企业、1100余家重点中小企业、7处村改安置区项目全面复工复产提供贴心服务,点对点地指导疫情防控措施、免费线上线下招聘工人、对中低风险地区专车接回人员实行费用补贴、减免相关税费等一系列的举措,让我们的“和美隐珠”及时恢复了往日活力……
人居环境大提升
“宜居隐珠”有您的期盼和满意
“我们要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今年以来,隐珠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工委(区委)一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围绕“十二大攻坚战”目标任务,担当作为、激情实干,以民生为指引,描绘城市规划建设蓝图,将百姓期盼变为现实,为社会民生筑牢保障。为让广大市民享有一个干净、舒适、秩序良好的城市环境,街道建立长效机制,狠抓城区市容市貌整治,在推动城市执法管理、全域无垃圾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面貌明显提升。
推动垃圾分类,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街道已对247处物业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建造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点660处,并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试点2处,对辖区22个村(居)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点22处。对各小区垃圾分类桶进行以旧换新工作,已置换5700个垃圾分类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对58个城市社区、村(居)、辖区物业公司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会共计68次,以城市社区、村(居)为单位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培训活动165次,对物业小区居民、村(居)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约2万份。
提升园林景观品质,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的现代林业园林发展理念,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绿化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大巡查考核,落实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改为分线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对辖区121条道路、绿地面积370万余平方米、行道树3.6万余棵、公厕59座进行巡查。整改环卫、园林等问题约620处,整改其他问题811处。不断提升养护管理水平,重点区域重点养护,对滨海大道、双珠路、东岳中路、世纪大道、朝阳山路、灵山湾路、海西路等道路进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清理垃圾死角约150处,共出动人员约400人次,动用车辆、机械约360车次。
提升物业管理品质,居民生活更舒心。规范物业服务,街道对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小区居住行为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初步建立了一套权利清晰、责任分明、利益明确的制衡约束机制,实现了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处理青岛12345热线、黄岛区公众投诉热线、问政山东、行风在线、政务热线、政府信箱、网络舆情、群众来访等办理单780余件。完成老城区新华路、嘉宁路、东风路和文化路四个社区居委会的无物业管理小区区域整合引进物业管理工作,解决了老城区120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楼院的物业管理问题。解决了辖区新城公寓、世纪家园等小区长期存在的物业管理混乱问题。双珠路社区居委会通过成立临时业主委员会,对辖区内部分无物业小区引入物业管理,共解决党校家属院、六中家属院、劳保家属院、邮电大厦家属院、纸箱厂家属院、体校家属院、职业中专家属院等七个小区无物业管理问题。
阡上、薛家滩、孙家滩、东西冯家滩、大荒庄、石嘴子等7处村改安置区和肖家庄二期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如期推进,小哨头村、肖家庄村改民意调查及肖家庄入户评估工作完成;东楼路38号片区改造安置补偿方案将报区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董家庄村庄改造已成立搬迁安置委员会,完成地籍调查、民意调查、入户评估、村庄周边集体土地上企业拆除工作,正在入户对接评估值。清理土地近4000亩,拆除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迁移坟墓1593座,保障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等30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目前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已开工建设。
党建引领、共享共治
“平安隐珠”为您保驾护航
倾听民声民意,开门纳谏。鼓励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倾吐心声,让每一位市民的意见建议都得到切实尊重。深化党政公开,搭建多元平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排查随访一线、复工复产现场听取服务管理对象意见;依托各级服务大厅、窗口、热线等实体渠道,听取办事群众呼声,突出运用线上、网上、掌上等“不见面”方式收集民意,为市民表达诉求、倾吐心声创造更加多样、更为便捷的途径。抓住“事要解决”这个关键,聚焦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操心事,拿出破解难题实招硬招。强化专项整治,聚焦教育、环境、医疗等民生领域。对合理的意见建议,及时采纳、认真解决、限时反馈。
突出党建统领,打通社会治理“主动脉”。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健全“街道—管区—社区”三级治理架构,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指挥平台充分整合党建、环保、综合执法等力量,打造一网统管的社会治理格局,避免了老百姓跑冤枉路,让群众的事情第一时间有落实、有回音,大力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平台对搜集的居民各类诉求进行分析,对诉求比较集中的城管等部门下沉社区一线办理,目前街道已集中开展两次部门进社区活动,现场为居民解答问题146件。“一次办好”网络服务平台,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推行村居代办、首问负责等一站式服务,联动指挥中心对便民服务大厅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管,打造态度优、质量优、效率优的“三优”服务品牌。推行“一次办好”以来,已网上办理或代办各类业务4万多件。全面破解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切实解决居民诉求,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中心今年已办理公众投诉2.3万余件,政府信箱、工委区委书记留言板等反映问题、建议1200余件,按期办结率均达到100%,对热线难点问题进行清单销号制度,开展“天大的小事”为民服务活动,目前已搜集7批问题清单涉及违法建筑、安全生产、物业管理、工资拖欠、市场监管等各类事项419件,已办结388件。
科技支撑,联勤联动。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架设32个高点AR全景监控、28个城管执法球和覆盖全域的监控系统,全天候实时预警,实现随时查看现场、调度处置,确保指挥有力、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处置到位。
安全生产事关全局。今年以来街道已组织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培训班、第一响应人培训等5次,培训企业人员、村居干部1400余人。聘请安全专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专家检查500余人次,检查企业240余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700余项。围绕做好企业安全监管,累计检查企业1200余家次,排查隐患8700余项;复查企业1100余家次,整改隐患8300余项;对胶南商城、华联商城等9处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日巡查。各村居、城市社区也利用横幅、会议、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对居民应急安全知识、未成年人防溺水知识以及液化气、(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二版)用电事故案例进行各种宣传,引导居民安全使用燃气(液化气)、安全用电,杜绝电动车违规充电等,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城市综合执法事关群众的贴身利益。今年以来,已清理占道经营9000余处,规范店外经营700余处。坚守环境保护红线,坚决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夜间施工15起,查处道路撒漏10起,违法排水案件5起。对影响市容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存量违建继续开展深入摸排,向治理“深水区”和“硬钉子”发起攻坚,拆除违法建设80余处,面积1.5万余平米,拆除存量违建21处,面积2.2万余平米。加大小区内违法圈占、私搭乱建、私自封阳台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开展“六无小区”创建工作,对山水新城、樱珠苑等13家小区的僵尸车、地桩地锁、毁绿占绿问题进行了多次清理。
以文化聚力 以文艺润心
“文明隐珠”有您的身影
今年以来,隐珠街道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互融共建 邻里和谐”社区邻居节活动,促进形成以德为邻、与邻为善、互信互助新型邻里关系;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 砥砺前行感党恩”99周年系列活动100余场,争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系列活动30场,端午节、儿童节、妇女节、教师节“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50余场,老年人“全民健身月”联动展示,“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百姓宣讲活动35场,文化传承、助老扶贫、关爱儿童、垃圾分类、安全健康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国庆节期间举办“舞悦隐珠”第七届广场舞大赛、23场“和美与共、乐居隐珠”国庆文艺巡演、组织社区开展18场“迎中秋、庆国庆”文化活动和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的2020年千场文化惠民演出暨“小品进社区”优秀节目巡演系列文化演出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点缀了居民的幸福生活,充分展现了“和美与共 乐居隐珠”的多彩文化魅力。
积极适应融媒体发展新形势,加强新闻宣传。疫情期间自主制作发布公众号70余条,主要媒体发表新闻270余条。新闻稿件《一个社区的战“疫”24小时》在青岛日报头版、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刊登,新闻稿件《守严守牢社区这道防线》在人民日报刊登,新闻稿件《三口齐上阵!青岛西海岸新区一个党员家庭的战“疫”日记》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刊登。组织拍摄疫情期间各检测卡口影像资料,拍摄制作《不忘初心担使命 巾帼奋进新时代》宣传片,这些资料留存的,是“和美隐珠”建设者们珍贵的身影,而其中便有你,有我,有我们每个人。
坚持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文化服务不断线。在35个行政村(居)安装公益电影放映银幕架;做好农家书屋图书更新工作,完善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深入推进理论惠民宣讲工作,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讲活动11场次,组织村居用好4处特色宣讲阵地,结合线上平台开展“云宣讲”等特色宣讲10余场次。推出线上知识讲座和战疫作品展览活动,组织村(居)、社区通过物业群等开展线上广场舞培训、读书学习等文化活动;开展线上文艺作品展示活动,收集辖区内文艺爱好者居家创作的文艺作品,多次通过“和美隐珠”公众号进行展示。各村居、城市社区举办线上知识讲座100余次,举办的200余场次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爱眼日、端午节等活动点缀了社区群众的幸福生活。
新建健身场地13处,更新健身器材169件,组织村居、社区对辖区内所有健身设施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场地硬化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自查,对存在问题的22处场地的健身设施进行维修维护,进一步擦亮“和美与共、乐居隐珠”文化体育品牌。
倡树道德模范,做文明有礼新区人。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市民等典型评选工作,2020年“最美隐珠人”选树工作有序进行,已选树第一批“最美隐珠人”候选人63名。已推荐报送集体、个人最美抗疫典型、全面小康典型10例。《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在青岛电视台特别节目“青岛故事”播出。
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和美隐珠”全方位为您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街道范围内已布局3处社区卫生中心、33处村居卫生室,今年重点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又有6处村居卫生室得到提升改造。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工作,建立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健康档案,为居民健康撑起了“保护伞”。孕环情监测、为村居育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积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举措,为提升人口素质奠定了基础。已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00余人,审核妇女基因检测及健康民生系统基因检测3000余例。群众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地落实,让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已发放分娩补助39万余元;各项奖励扶助1220余万元。
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居民零距离。深入落实养老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止9月份,已为560余人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1100余人办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5900余人办理被征地农民和成建制转非村居民养老保险;为2200余人办理了社会保险。审核办理退休400余人;办理档案转移手续3600余人;认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退休职工等2.6万余人次。
认真落实创业补贴、灵活就业资金扶持政策。已受理一次性创业补贴申请500余家,补贴资金390万余元;受理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1300余家,发放补贴资金1600万余元;受理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220余家,补贴资金100万余元;办理失业登记2700余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1300余人;新增申请办理灵活就业人员补贴420余人,发放补贴资金21万余元;为900余名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150万余元;对460余家企业招用的780余名困难就业人员进行现场核查,拨付资金460万余元;对57家小微企业吸纳的年度高校毕业生发放社保补贴29万余元。
社会救助工作暖人心,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更贴心。对辖区内的58个村(居)、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接收医疗救助申请16份,发放救助金37万余元;接收临时救助164余户,发放救助金100万余元;为符合条件的270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人证,为1540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70万余元。在原有3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4处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的基础上,今年新建滨海新村社区和王戈庄社区2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大哨头社区和文化路社区2处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多渠道走访退役军人1.2万人次,协调办理服务事项160个。举办退役军人及家属企业现场招聘会和“订单式”劳动技能培训班,推动创业就业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帮助办理贴息贷款180万元、申请创业补贴资金18万元。组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联盟”,退役军人参加公益及“学雷锋”活动23场次。
学有所教,街道范围内已布局4所高中、6所初中和13所小学,102处公、民办幼儿园满足了辖区居民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今年新批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所,改建的2所公办幼儿园--唐岛湾路幼儿园、泰发幼儿园已开工建设,5所村改配套、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预计明年也将启用。上半年开始已由街道出资对辖区内公办幼儿园的孩子赠送午餐奶,下半年辖区内2.3万余名在校小学生也开始享受免费午餐营养奶。
“活力新城、和美隐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居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居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用我们的努力换取您的满意!
近期,当您接到“12340”
或其他号码的来电或短信时
请您予以及时回复
您将成为新区代言人
“人人都说家乡好”
请您耐心回答问题
展现新区市民的
文明素质
用您的“满意”
为新区建设发展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