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报道
“独角兽”中加特电气用云系统打通企业运行“神经”
走进正处于测试阶段的“智能仓储”车间,一眼望去,看不到工人来往搬运的匆忙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小巧灵活的智能小车,它们穿梭在分列整齐的原件之间,沿既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将每个工位上所需的材料进行清算、运输,最终实现仓储输出与工人领料之间的无人化分配。这是记者在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辖内的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在企业引进WES智能仓储系统之前,只能由人工清点分配加工材料,出现疏漏的后果就是工位上少1个零件,仓储车间‘找翻天’,待智能仓储通过测试正式投入使用后,包括出入库清点、库存统计等各个环节的产出数据都能实时更新、一键查询。”中加特生产部负责人王际春说道。
“能够在某环节内达到‘无人化’应用这一步,是9年前引入工业互联网时没有想到的事。”中加特总经理丁国利感慨道,“说起来,我们企业是和工业互联网同时诞生的,2011年企业创立之初,工业互联网还被称作工业4.0,我们引入ERP系统作为企业资源管理的载体。”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系统将供应、销售、库存、财务、人力等方面进行高度集成,这种智慧平台与中加特的工业机理十分契合。
2019年,中加特集团又引入PLM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全盘接收从项目立项、产品研发,到图纸设计、投入生产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将不同部门针对同一产品的工作进展同步到每一个终端,实现产品落地过程中的“实时动态配合”。PLM系统的实时性、及时性则正面解决了部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前端一经变动随时上传系统,末端实时接收作出相应调整,把设计研发部门和产品生产部门摆在同一时间线上,实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同年,中加特通过引入MES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进行车间数字化改造,将每一个工位、每一个零件的生产进度记录在册,让零件设备认领“身份证”。“零件有自己的身份编码,员工操作前后各扫码记录一次,即使第二天不同员工上岗,通过显示器就可以确认未完成状态,无缝衔接加工任务。”王际春说。
2019年至今,中加特集成并打通ERP、PLM、MES三大智能服务系统,推动供应链、设计、制造三项产业闭环“上网上云”,智能软件与数字化生产线相互作用,搭建起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产能同比增加3倍,收入和营业利润持续实现300%的增长,并于同年上榜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
6月27日《青岛日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