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足球小将养成记
实施“五进”工程,加强梯队培养,西海岸校园足球进入收获季

▲致远中学足球队参加比赛。

致远中学王涵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高中女乙最佳阵容。
□本报记者 丁一
近日,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闭幕。经过严格的技术测试、艰苦的日常训练及激烈的比赛,青岛市有14人入选总营最佳阵容,西海岸新区有3名足球小将位列其中,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致远中学王涵入选高中女乙最佳阵容,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资格;海之韵小学王梓璇入选小学男甲最佳阵容;香江路第二小学管若菱入选小学女乙最佳阵容。此次新区共有13人进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分营,5人以分营最佳阵容身份进入全国总营,3人进入总营最佳阵容,新区足球小将走向更高的锻炼平台。
校园足球纳入
学校发展规划
一、二年级比赛项目设置趣味足球比赛,三、四年级比赛采用5人制比赛,五、六年级采用8人制比赛,固定每周每班一节足球课,每年举行“校长杯”足球比赛……在海之韵小学,足球是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玩伴”。作为新区的足球特色学校,海之韵小学将校园足球纳入五年发展规划,设立体育专项经费,配齐配强体育师资。“我们选拔优秀队员成立男子和女子足球队,坚持常年训练,并安排他们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别的比赛。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在每年举办的‘区长杯’比赛中,成绩始终保持前列。有将近50名同学通过足球后备人才招生计划考入理想的初中。此次王梓璇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营,创造了新的校史。”海之韵小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新区,足球小将的成长之路沿着小学、初中、高中的路径延续。致远中学初、高中足球队已经发展成为西海岸新区校园足球优秀队伍,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训练特色。“学校足球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足球课堂教学,每月召开足球工作会议,对足球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并对下一步足球工作提出可行性方案。”该校校长张德建介绍说,学校升级、完善体育设施,新建的体育馆计划明年7月投入使用,将为学生们提供更优的训练天地。
持续加大投入
收获亮眼成绩
在连续的投入下,致远中学学校足球队连续出征各项赛事,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女足连续五年获得“西海岸新区校园足球联赛”冠军、第三十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亚军;男足2019年获西海岸新区校园足球联赛冠军、第二十九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男子组亚军等优异成绩。随着该校校队成绩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脱颖而出,学生个人发展得到了充分保障:2019级毕业生足球后备人才中7人获运动员等级证,被北京体育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名校录取。
将足球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随着校园足球规模日益扩大,海之韵小学、香江路第二小学、致远中学等学校的社会影响不断提升。不仅如此,记者从区教育和体育局获悉,目前全区2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和62所青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正“组团”发展,以点带面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
校园足球改革
推动足球普及
近年来,新区全面推进校园足球改革,抓实普及校园足球,依托“满天星”训练营,整体提升校园足球项目发展水平,实施校园足球“五进”工程:进课程、进课堂、进社团、进培训、进评价,同时扎实推进足球特色学校“三个一”活动,即每年一届校长杯足球联赛、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天一次足球社团训练。在此基础上,“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建立整建制直升机制,加强足球后备人才梯队培养,完善‘满天星’训练营精英队训练体系,构建中西合璧的足球青训合作新模式。”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校园足球改革的深入,新区逐步进入收获季。2019年校园足球项目实现了一级运动员证零突破,4名运动员获得一级运动员等级证书,17名运动员获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2020年6名运动员获一级运动员等级证书,26名运动员获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新区获得2020年青岛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女子乙组冠军。新区校园足球已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全区校园足球整体水平实现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