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招聘、推行“以赛引才”、建设“惠才通”服务系统……
“招兵买马”,看西海岸硬核高招

高层次青年人才与高校或企业负责人洽谈。(资料图)□记者 张静 报道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田文婧
为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招才引智工作,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整合产才“云”资源,搭建线上“云”平台,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实施服务流程再造,积极推动“双招双引”模式优化升级,着力打造权威高效的区域引才新平台新生态,为推动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智力支撑。
以智慧市场为载体
开启“线上招聘”新窗口
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人才招引新形势,西海岸打造校园招聘“就业街”、社会招聘“梧桐树聚才港”“中国国际人才市场(青岛)智慧市场”等众多专业、高效的区域引才新平台,开启了“线上智慧招聘”新模式。
区招才中心还围绕新区发展战略、重点功能园区和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招聘活动。先后举办“拥抱蓝色梦想”海洋人才网络招聘会、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高层次人才主题招聘等5场大型主题招聘活动。此外,西海岸还推出“定向招聘”新模式,在依托智慧市场举办大型网络招聘会的基础上,面向区内外高校开展“小而精”的定向网络招聘会,打通网络招聘“最后一米”,进一步提高网络招聘成功率。截至目前,已举办107场高校毕业生网络专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工作岗位2.8万余个。
以产才融合为导向
打造“双招双引”4.0模式
在聚力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西海岸打造了“双招双引”4.0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产业地图,通过精准引进高端人才、技术和项目,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发挥“双招双引”对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自主创新的带动作用。
西海岸对新区产业链发展所需的项目,采用视频会议、网络签约等方式开展对接引进和洽谈对接,先后引进数联铭品BBD公司区域中心、数据中心(IDC和5G)冷却节能项目等10个产才融合项目,带动国家、省级高层次人才集聚。
此外,西海岸还通过海内外招才引智工作站等途径进行广泛发布寻找,有供需意向的及时依托“柠檬豆”技术平台举办线上技术需求对接活动,先后帮新区8家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12个。
以创新创业为依托
开创“以赛引才”新局面
今年4月,青岛人才创新创业学院暨赛创未来(青岛)国际人才科创中心在西海岸揭牌成立。该学院旨在联合中国乃至全球有实力的创业家导师,为创业者量身定制创业课程,助力西海岸高层次人才创业者实现“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变;赛创未来(青岛)国际人才科创中心将通过“以赛引才”的方式,吸引各类海内外高端人才来青岛创新创业。今年,新区还承办了中国(青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和新锐青岛·全球海洋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两大国际赛事,吸引大量全球人才来青到区创业发展。
针对初创期企业资金短缺难题,西海岸试点设立总额1亿元的高层次人才项目直接股权投资资金,帮助初创期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快速成长;积极推进“人才贷”,疫情期间向创业人才投放新区首笔“人才贷”50万元,解决人才企业的燃眉之急。
以人才集聚为核心
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新体系
为进一步优化新区人才发展环境,新区开发建设“惠才通”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来了就是新区人”“人来才无忧”的最优人才生态。
人才凭“惠才通”可以分类享受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旅游服务等十项服务内容。同时,集人才交流、推介、洽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区人才惠客厅也成功打造,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促进了人才之间相互交流。
此外,“惠才通”实行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各行业部门以及服务场所均设立服务专员,在信息服务平台公布专员姓名及联系方式,确保每项服务事项有具体人员帮助落实。同时,“惠才通”服务系统设置了体验评价功能,将人才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推动“惠才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