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圆梦群众美好向往

□ 孙德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鲜明提出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这一重点任务。这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蕴含着浓郁的为民情怀。我们党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新时代奋力引领发展潮流,着力保障人民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前提基础,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从生存、享受和发展三方面论述了人的需要,并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即第一需要是人的劳动生活,第二需要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然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这就要求,必须努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完善再分配机制,进一步发挥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兜底保障能力。通过各种措施,不断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奠定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统筹推进。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巩固脱贫成果,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此基础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要显著扩大,从而为实现长治久安、共同富裕、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提供坚实基础。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根本之策,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民生之策,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首先,就业是广大劳动群众获取收入最重要、最主要的方式。我国的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是主体。在这一分配方式为主体的前提下,就决定了我国人民通过就业参加劳动获取收入是最重要的方式。因此,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待遇和权益。其次,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就业,群众就没有收入,一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成为空谈,因此,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城乡就业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岗位安置,充分保障城乡、重点、特殊群体等就业创业。最后,就业才能有“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兴旺发达的时期,老百姓无不安于本业,社会稳定;凡是动荡混乱的时期,老百姓无不流离失所,难务本业。群众有稳定工作,才会有稳定收入,才能对未来产生期许,社会才能长期和谐稳定。2019年,青岛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8604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988元,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正是较高的就业率,实现了群众较高收入水平,满足了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保障了青岛的可持续发展。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改善和兜底民生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平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以其内在强大的优越性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成熟。“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初步建立了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为主体,长期护理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我们要逐步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落实异地就医结算;逐步实现基本养老全国统筹,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健全分类分层社会救助体系,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帮助弱势群体实现自立自强。通过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作者系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讲师)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