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农村局获评首批全国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
蹚出农业综合执法新区路子
□本报记者 王雪
2020年3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获评第一批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12月2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受农业农村部委托,为区农业农村局举行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授牌仪式。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高度重视农业行政执法工作。2019年5月,区农业农村局改革成立了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该执法大队以保障农民群众合法利益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底线,探索适合西海岸新区的执法模式,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树立典型,贡献新区智慧和力量。
为群众挽回损失上亿元
“我们按照‘机构法定化、队伍专业化、管理正规化、手段现代化’的标准,组建7个中队,实行‘区域化、扁平化’执法。”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卫青介绍,每个中队负责4-5个镇街,按照“执法时间全天候、执法范围全覆盖、执法方式全程化、执法过程全记录”要求,根据每名执法队员最擅长的行业,实行网格化管理,左右联动、异地交叉、统一行动,充分发挥了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优势。
一年多来,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共立案查处三农领域违法案件353起,罚没款160余万元,其中罚款额10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2起,累计为群众挽回损失上亿元,有效地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和西海岸新区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并先后获评“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区机关作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探索农业综合执法新区模式
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开辟了“健全一支队伍,实现三个转变,聚焦三大行业,落实五个一批”的“一三三五”执法模式,通过实行网格化分级管理,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护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这一年多,我们整合了部门执法力量,优化了人员结构,实现了由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执法重心由上到下、单纯惩戒性执法处罚向预防性执法检查的转变,探索出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的新区路子。”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刘洪成表示,该大队将分散在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领域的执法职能整体合并,形成工作合力;6个基层中队直接派驻在镇街,实现了执法检查精准化、快速化,提高执法能效的同时,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落实事前执法公示、全程记录、法制审核制度,由被动变主动,加大执法检查频率,大幅度减少违法案件的发生,降低违法成本,保护了群众利益。
甘当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先锋
严格落实“四个最严”标准,开展一系列砺剑护农行动,打响全国“农药经营者不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义务”处罚的第一枪……一年多来,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直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甘当执法改革先锋。
王卫青介绍,西海岸新区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充分体现了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优势,是推进农村法制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保障,也是提升农业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们必须稳住阵地,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探索创新引入预警提醒、事前告知和约谈管理制度,提高执法能效。”刘洪成表示,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健全查督结合、检打联动、行刑衔接机制,进一步理清执法与监管的边界,全力维护农业生产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时,精准对焦企业诉求,营造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诉求服务在先、惩戒在后,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和农村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