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宇宙深空“拉近”并再现
青岛理工大学团队为嫦娥五号奔月保驾护航
□记者 丁一 通讯员 曹玉洁 报道
本报讯 近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五号此次承担的任务是获取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嫦娥五号任务中,青岛高校贡献了不俗的力量。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遥操作作业平台,在此次任务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并接受严格的实战任务考验。
据了解,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团队”由赵正旭教授领衔,服务国家两大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十三五”预研项目等,多年来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不俗的科研成绩。航天可视化团队此前先后参与并圆满完成多项深空探测、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实战任务,主要包括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T1飞行试验器、嫦娥四号任务的可视化飞行控制指挥与遥操作操控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时三维可视化任务。
探月工程三期遥操作作业平台是该团队研发的空间三维实时可视化及遥操作系统的子系统,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常态化测控应用系统,在月面工作段为地形建立、视觉定位、路径规划、任务规划、活动机构规划、规划验证等配置项提供信息显示和业务作业平台,已在嫦娥四号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及玉兔二号月面巡视遥操作操控任务中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