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创新服务内容模式,青岛自贸片区——
融入“双循环”,蓄势开新局
□本报记者 刘腾
“推进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运输往来、人员进出便利化自由化。”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围绕这一目标,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
在青岛日本“国际客厅”,铁臂阿童木“一带一路”商城已经入驻并正式运营。选择在此开展业务,企业看中的是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据了解,受疫情影响,企业的日方营业执照无法按时办理公证,青岛日本“国际客厅”派专员为企业申请了国内营业执照的容缺受理,从准备材料到办理,不到一周时间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日本的企业不管规模大小,目前都在把目光聚焦到中国市场。我们主要是把日本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的有日本特色的产品带进中国。近日,RCEP的签署更是重大利好,原先一些进口受限制的食品、农产品等,都可以进口到中国来,能极大帮助一些日本的企业发展。”企业负责人米山喜好介绍说,通过青岛自贸片区向外辐射,可以更好地把日本优质产品推广到全球。
除了快消品,今年青岛自贸片区内的跨境电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将国外的家具和建材引入国内。一家专注于此的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陈映杰告诉记者:“这样的跨境电商业务能把品质高、价格合理的产品引进中国,今年订单量快速增长,预计销售额比去年增长2.5倍左右。”
据统计,青岛自贸片区今年跨境电商销售额预计将超过22亿元。
青岛自贸片区有关负责人介绍:“RCEP的签订,不仅推动了片区贸易全球化,还促进了国际资源和要素的交流和集聚,对于提升片区产业等级,推动与RCEP相关国家深度合作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除了针对国内消费者的不同层次需求引进国外商品开展区域经济深度合作,青岛自贸片区也在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今年10月开始实行的进口原油先放后检政策使得青岛自贸片区每条油船的等待卸货时间缩短了两天,这样每条船就可以节省10万美元的滞期费,大大降低地炼企业的成本支出。
此外,片区还在全国首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新模式,进口原油可以在保税区内进行原油混兑,既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又可以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提高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进一步扩大保税原油混兑业务规模,积极争取保税燃料油混兑等更多业务模式创新开拓,以便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通过不断扩大开放的规模和水平、不断创新服务的内容和模式,青岛自贸片区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努力为“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蓄势赋能。青岛自贸片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青岛自贸片区将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挥好引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打造航运贸易金融耦合发展主阵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集聚地、新经济创新实践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