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离岛上岸,开启幸福新生活

竹岔岛198户居民进行搬迁安置抓阄,薛家岛街道完成全域城市化


  南岛小镇幸福宜居。
  □本报记者 丁霞
  1月9日,对于薛家岛街道竹岔岛社区的居民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当天198户居民终于盼来了新房,进行搬迁安置抓阄,就此薛家岛街道完成了全域城市化。
  据了解,竹岔岛社区是薛家岛街道唯一的海岛社区,由于岛上交通、医疗、教育和生活的诸多不便,多年来岛上居民一直盼望早点“上岸”住进安置房,开启幸福新生活。此次安置楼房房源共341套,其中多层181套,高层160套。岛民搬出后,竹岔岛将作为旅游景点进行保护性开发。
  现场
  居民抓阄分房圆了安居梦
  1月9日上午8点整,在黄岛公证处现场监督公证下,竹岔岛社区安置楼抓阄分房在南岛小镇正式开始。198位居民代表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早早排队齐聚抓阄现场。
  今年72岁的杨立业,一大早便来排队等待抽号了,正如他所愿,杨立业抽到了自己心仪的房子。“抓的房子和楼层都很满意,挺激动的,也踏实了。”杨立业高兴地说。他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这些年大部分居民都从岛上搬了出来,如今仅有十几户还在岛上生活,一直盼望出岛的他也终于如愿了。在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杨立业虽然已经适应了艰苦的条件,但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他还是盼着早点出来居住。“身体不如往常了,在岛上买吃的用的,尤其是看病买药都不方便,我和老伴儿坐船出来采购生活用品要耗费一整天,回家就累得不行了。要是赶上天气不好,有个急事没船出来可着急呀。”杨立业感叹道,“现在好了,很快就能住进安置房了,不仅生活条件好,去哪儿也都方便了!”
  考虑到杨立业出岛的不易,薛家岛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提前带着杨立业和老伴儿来到他们的新房看了看。“来的时候没有想到房子是这个样儿,跟我们在岛上住的房子完全不一样。以前就是三间瓦房,岛上条件有限,解决不了自来水问题,冬天还要自己用炉子取暖,现在这房子水电气暖都齐全,真是让我们的生活一百个放心。”杨立业乐呵呵地说。
  暖心
  把最好房源留给海岛居民
  竹岔岛,位于薛家岛东南黄海中,距陆地最近处约2.9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海岸线3000米,是一个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海岛渔村。2010年7月,经相关部门批准,将竹岔岛社区与其他社区一并安置,安置房于2013年8月动工,2015年南岛小镇建成,2016年开始陆续分配,安置了渔鸣嘴、顾家岛、董家河、施沟、石岭子、刘家岛、鹿角湾等7个社区2000余户居民。因竹岔岛社区原住房情况与岛外社区不同,拆迁政策需另行研究。
  为此,薛家岛街道成立竹岔岛村改领导小组和六个工作小组,与相关部门多次对接研究相关事宜。2019年下半年,关于竹岔岛社区拆迁安置补偿政策经研究通过,2020年开始实施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居民搬迁工作。
  为让居民顺利入住,街道做足了准备。前期街道城市化办公室、施工单位、物业以及社区,一起对所有房源进行了查验,有问题的地方进行重新装修、换件,一切不适合的房源剔除出去,把最好的房源留给竹岔岛的居民。“南岛小镇打造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胶东海滨渔民风情小镇,小区有配套幼儿园、超市、卫生室等,周边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能够极大改善生活状况,原有2000多户社区居民,再加上此次即将搬进来的198户,相信咱们海岛居民都能在这里享受到好生活。”薛家岛街道南岛社区党委书记周江岸介绍,从1月11日起,居民就可以到物业领取钥匙,准备装修搬入新家。
  延伸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未来竹岔岛将进行保护性开发
  竹岔岛与附近的脱岛、大石岛、小石岛构成竹岔岛群,海岸线蜿蜒曲折,海岸坡陡,附近海域广阔,礁石密布。唯西侧岸坡较缓,有大湾、小湾、南湾等三个小型港湾可泊船。
  竹岔岛自然风光绚丽,竹木丛生。村南岛顶有一棵大树,名为“小叶朴”,根深叶茂,长势奇特,已有120余年历史,从别处远眺,如同一把擎天巨伞,是岛上一道独特景观。在竹岔岛南侧有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火山口熔岩地貌,岩石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火山口处有一个宽20余米、长50余米的凹槽,熔岩曾自火山口涌出,沿凹槽向南流入大海。据地质专家考证,岛上火山活动的地质年代距今约1亿年,后为一座死火山。据资料记载,这里的海岛地表熔岩地貌景观,是青岛市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竹岔岛西南海岸则布满了大大小小、光滑美丽的砾石,大者如坛,小者如蛋。西侧有一石酷似龟,其旁还有许多如蛋的石头,人们称之为“神龟孵蛋”。
  近年来,政府对竹岔岛的自然资源实行了保护政策,保留了岛上的自然风光和海岛原貌,多年来,未经雕琢的海岛风光及原始古朴的渔家文化一直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竹岔岛附近海域盛产鲅鱼、鲳鱼、黄花鱼等鱼类,对虾、海螺、蛤蜊、扇贝等海产品个大肥美,颇受游客青睐,海参、鲍鱼、石花菜等更是品质极佳,声名远播。20世纪80年代初,竹岔岛被授予“青岛市海珍品生产基地”称号。2002年,竹岔岛鲍鱼被评为国家优质海产品,并注册了商标。
  目前,竹岔岛推出以渔家乐为主的特色旅游,配以休闲海钓、海岛风情观光、海岛文化展示等项目,岛民搬出后,该岛将作为旅游景点进行保护性开发。下一步,西海岸新区将把竹岔岛的旅游开发与金沙滩景区、唐岛湾景区相结合,形成区域优势资源互通互补,与海洋牧场的旅游相结合,做好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三岛之间和琅琊台临海旅游景区的海岛旅游联合区域发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