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子 新气象 新活力 新作为
我镇10个新村、10个城市社区“两委”换届圆满收官

泊里镇召开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动员部署大会。
□本报记者 丁霞 本报通讯员 徐维康
自11月14日启动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以来,泊里镇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确保换届选举扎实稳步推进。截至12月21日,全镇10个新村、10个城市社区已圆满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任务,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换届成功率均达到100%。
加强党的领导
耕好先行试点“试验田”
镇党委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换届选举全过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坐镇村社、管总站,党政成员带队包网格、管分站,既当指挥员,又当主攻手,层层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主抓,纪委、民政、公安等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超前谋划,关口前移,对全镇各新村社区及网格开展了全面“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逐村建立起“选情”台帐,切实做到“六清楚六明白”,为科学制定换届选举方案和工作预案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换届选举工作扎实开展扫清障碍、打牢基础。
凝聚工作合力
拧好上下同心“一股绳”
镇党委发挥统揽全局作用,对换届选举进行“一盘棋”布局,由组织牵头,社区新村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开展工作,纪委、公安等部门提前介入,全面排查,确保情况掌握全、问题查找准、形势分析清、对策谋划深。
综合考虑机关干部的年龄结构、工作性质、经验阅历等因素,从全镇抽调了231名工作认真负责的机关干部作为包村指导员,科学划分到26个驻村社工作指导组,根据换届配档表,实施挂图作战、倒排时间、压茬推进,精准掌控工作进度,各指导组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本届村社“两委”换届工作保驾护航。
坚持精细指导
选好大家公认“好班子”
从11月份开始,先后4次安排经历过多次换届的“行家里手”以案例的形式讲解换届套路、传授相关经验,引导包村指导员提前进入战备状态,形成了《泊里镇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实施方案》《泊里镇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日程安排表》《泊里镇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分批安排表》等系列材料,着力提升选举组织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根据村级组织优化调整情况,科学设置投票点,从选民证、选票、票箱、横幅的印制,到选举现场区域划分、力量配备、设施配置、疫情防控等,逐项明确统一标准、全面加以规范,周密做好选举现场组织工作,确保了规定动作不减少、程序环节不漏项、工作标准不降低、制度落实不走样。
严肃换届纪律
织好风清气正“防护网”
牢固树立“抓换届必须抓纪律、保稳定”的工作理念,11月20日、21日上午分两批次对全镇20个新村、社区“两委”、101个网格党支部408名候选人进行了明纪警示谈话工作。镇换届办严格落实政策解答、信访维稳、打击贿选、安全保卫“四线联动”工作机制,建立24小时值守制度,随时受理群众咨询和举报,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将贿选打击在萌芽状态。坚持“依法选能人、用能人”宣传导向,以明白纸和公告的形式,将《换届选举纪律“十严禁”及违纪处理办法》《村和城市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标准条件》和《致广大选民的一封信》“第一时间”发放到各家各户,引导党员和广大选民珍惜手中一票,选准“两委”干部,形成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坚持从严把关
下好选优配强“先手棋”
明确“三好三强”选人用人标准,严把选人质量、结构、程序“三个关口”,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抓实“政治体检”,根据“十三个不得”负面清单严格进行审查把关,镇党委研究取消5名同志党组织换届参选资格,坚决把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挡在门外”,严防“带病提名、带病当选”。经过扎实工作,泊里镇顺利选出了新一届村和城市社区“两委”班子,20个新村社区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223人(党委141人,村委130人,两委交叉任职48人)。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党委书记全部依法当选村(居)委主任,“两委”成员的年龄、学历均实现较大幅度的“一降一升”,各村(社区)至少有1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选出了一批组织满意、群众拥护、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
新班子,新气象,新活力,新作为。泊里镇党委政府将在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此次村和城市社区换届选举“选准一个好班长,选出一个好班子”为新起点,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投身新港城建设热潮,干出一番好业绩,赢得一片好掌声,为新区发展做出泊里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