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惠民工厂办到村民炕头上

琅琊镇乡村振兴工作队招引多个产业项目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琅琊镇翟家屯村村民在富民家庭工厂参加培训。
  □文/图 本报记者 梁玉鹏

  近日,记者在琅琊镇采访了解到,自2020年5月份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琅琊镇以来,通过实地走访、多方调研,聚力招引多个产业项目落地琅琊镇,以产业振兴带动引领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全镇项目遍地开花、集体经济与村民增收“双赢”,为乡村振兴点燃发展新引擎。

  惠民工厂门前开
  闲余时间把钱挣

  近日,琅琊镇翟家屯村新一期的富民家庭工厂培训班在村委会大院正式开班,几名村民围站在长桌前,在授课老师的教授下,学习手工活的加工制作。“村里引进的这个加工项目挺好的,像我这种已经可以熟练操作的,在不影响日常农活的情况下,1天能挣六七十块钱,现在冬天农闲的时候,1个月也能挣2000多块钱,心里已经很高兴了。”翟家屯村村民柳振霞就是授课老师之一,她告诉记者,经过几个月的练习,现在已经可以熟练地教授他人工作了。
  据了解,琅琊镇翟家屯村富民家庭工厂培训中心于2020年10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琅琊镇因地制宜推动项目招引的新探索。“所有引进项目均不占用群众日常劳作时间,也不需要占用太大的地方,在炕头上喝着茶水聊着家常就可以挣钱。培训合格后,村民即可登记、领料,并利用闲余时间在家进行加工生产。”翟家屯村第一书记逄增森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培训人员60余人,已有40余名学员通过了培训,并且已经取得了收益。

  实现项目全覆盖
  集体村民双增收

  “喂,吴总,您到镇政府了?好的,我们马上就到。”采访间隙,逄增森接到一个电话,随后向记者解释说,由琅琊镇乡村振兴工作队牵头联系的宏图聚能产业惠民项目负责人,今天到镇上商议项目落地的相关事宜,现在人已经到了,逄增森需要立即赶到镇上去。
  在去镇上的路上,作为项目主要沟通对接人之一的琅琊镇砚台地村第一书记王召强告诉记者,宏图聚能产业惠民项目总投资5870万元,项目拟建设1个总部、1个基地和8个生产模块,占地28.29亩,总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年产1亿支遥控器,360万件(套)高端首饰,产值在1.5亿元以上,每年上缴税收预计550万元。“这个项目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建设完成以后,可以实现琅琊镇全覆盖。项目计划主要利用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组织周边村庄、社区的闲置劳动力计件加工生产遥控器及高端首饰,直接解决600人以上周边村(社区)群众就业问题,带动村集体和周边群众双增收。”王召强说道。

  加强党组织建设
  促产业落地落实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记者了解到,琅琊镇乡村振兴工作队自入驻以来,严格按照新区工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统领促进全面发展,以组织振兴带动产业振兴,助力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工作队入驻以来,通过走访了解村情,结合当地实际,引进适合乡村发展的产业加工项目。目前,利用丁石洼大集闲置土地资源,引进上海燕鲁汽车商贸有限公司,并注册珠山峻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一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将露天大集改造升级为室内综合贸易市场,为村民带来便利,为集体带来收益。同时,重点引进乡村惠民工厂项目。盘活闲置房屋和土地资源,做到村民出门就上班,家门口能挣钱,村集体财源有增收,村民经济有收入,真正实现了惠民项目在琅琊镇遍地开花。
  “接下来,工作队将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各个产业项目的落地,让琅琊人民家家得到实惠。”琅琊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春叶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