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菊:用心服务,她待居民如家人

蔡先菊用轮椅推着身体不便的公公外出散心。
□本报记者 丁霞
蔡先菊是北江支路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她负责社区的社会事务、民政和人社工作。生活中,她孝老爱亲,是公婆的好媳妇;工作中,她心系民生,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疫情防控中,她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我们平时有啥难事都愿意找她帮忙。”提起蔡先菊,社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蔡先菊公婆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康健,公公患有类风湿疾病,婆婆腰间盘严重突出,两位老人时常需要住院治疗。病情严重时,婆婆大小便时常不受控制、排便困难。结婚20年以来,蔡先菊一直像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两位老人,从不嫌弃。
“儿媳就是闺女。” 蔡先菊一直这样认为。2012年、2016年,婆婆两次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她毫不犹豫地接受医生建议,为老人采取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使婆婆度过严重危险期。经过蔡先菊的悉心照料,一个多月后,婆婆生活能自理了。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丈夫腰间盘严重突出,不能下地。照顾老人和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蔡先菊一个人身上。她每天早起给公婆和丈夫穿衣洗漱、喂菜喂饭,晚上下班回家给他们按摩筋骨、翻身擦身。公公病情复发,她自己一人背着公公上下楼,看医生、安排住院……医院家庭两处奔波,使得她一天睡眠不到5个小时。蔡先菊用行动诠释了孝心、爱心的真谛,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蔡先菊将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带到了工作当中。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坚守“社区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待居民如家人,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一有空闲,她就入户走访,倾心交谈,了解需求,尽力为对方排忧解难。一次走访入户时,蔡先菊了解到该户家庭的男主人因患病无法工作,主要经济来源中断,治病住院已花费了家中大部分积蓄,孩子上学、家庭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便立即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并提议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捐款,自己也积极捐款捐物帮助该户困难家庭,此后她还经常上门慰问,了解情况、询问困难。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蔡先菊毫不退缩、服从大局、听从指挥,带头走访入户、在岗值班,充分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主动请缨,把危险系数最高、难度最大的紧急入户排查任务留给自己;她严格执行小区防控值守和督导检查工作,对小区的人员进行检查、登记、排查,重点严禁外来人员进入;认真督导检查各小区、检查点对重点人员的排查和防控等情况,时常工作到深夜。疫情期间,该社区安全防控工作落实精准到位,受到社区民众和领导的一致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