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区


  □本报记者 丁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日,西海岸新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打造与新区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意见》明确,到2025年,新区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力和影响力走在国家级新区前列;到2035年,率先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强区。
  >>聚焦关键环节<<
  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
  人才培养、智慧教育、集团化办学等是实施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
  “十四五”期间,新区将聚力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国内名师、招聘双一流高校优秀研究生,组建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团队。对标高校强基计划,优化整合国家课程,开展强基拓展课程。设立基础学科专项奖励资金,加快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现全国学科竞赛金牌突破、双一流高校录取人数大幅增长。
  新区将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建设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建成集教育管理、学校教学和公共服务应用功能全覆盖的智慧教育云平台,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教学生态。推进“人工智能+”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到2025年,建成与智慧新区以及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
  集团化办学改革持续深化。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大教育集团人、财、物等要素资源统筹力度,帮扶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加大教育集团骨干教师走教、优质课程开发、教研科研联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到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及品牌影响力的现代化教育集团。
  >>构筑人才高地<<
  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要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十四五”期间,新区将深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到2025年,面向全国引进1000名名师名校(园)长。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跨地域引进实用型骨干教师。完善教师梯度培养与补充机制,提高教师入职学历和专业标准。
  同时,注重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强化教师队伍分层分类全员培训,推进新教师三年培养计划,遴选优秀教师到全国知名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跟岗培训。建立区级名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评定制度,加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培养和使用。全面落实校长任课制度,建立首席教师制度。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完善培训配套政策,建设优质教师教育基地,培养出一批在全市、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
  >>对标先进水平<<
  构建优质教育服务体系
  “十三五”时期,新区教育发展取得亮眼成绩,“十四五”时期,新区将对标先进,构建优质均衡、更加完备、更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体系。
  学前教育方面,加快优质普惠发展。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0所,提供学位15000个,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60%,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一类及以上优质园占比达到80%,省二类及以上幼儿园占比达到90%,镇(街道)中心幼儿园100%达到省示范幼儿园标准。
  义务教育领域,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44所,增加学位63000个。制定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丰富拓展校内托管服务内容,构建“1+X”义务教育托管新模式。推动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在乡村学校均衡配置,打造“乡村温馨校园”,助力乡村振兴。
  普通高中以优质多元发展为思路。新区将推动优质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启动特色高中创建计划,完善综合高中建设,推进普职融通。建设城南高中、维多利亚湾高中、殷家河高中等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8400个;推进青岛杜威实验学校、青岛二中福瀛分校、青岛万朵双语学校等民办普通高中建设,丰富群众多元教育选择。
  围绕健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区将建设山东省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创新先行区,对接新区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加快智能制造、大数据产业等新兴专业组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推进“校城产教”多元融合协同发展。深化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推进工匠技师学院建设。按照中高职一体化标准,迁建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同时,新区将推进校地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建设山东高校科创国际客厅,推进驻区高校附属学校建设;加强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建设,建成特殊教育中心,健全从学前到高中十五年特殊教育体系,建设残疾学生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优化终身学习体系,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网,建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