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垒台,加快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西海岸作为”(上)

西海岸新区打造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
■编者按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也是21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8个聚焦“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西海岸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先行区。本报今起推出“从中央一号文件看‘西海岸作为’”系列报道,深度解读西海岸新区如何围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文/图 本报记者 王雪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西海岸新区现代农业结构持续优化,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高端转型发展的步伐加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趋势明显。2020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0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8.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30元,先后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西海岸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稳且坚。
◆藏粮于技,捂紧西海岸的“粮袋”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抓好粮食生产意义尤为重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今年中央和省市明确要求,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必须千方百计完成。
“作为国家级新区,西海岸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越,有责任扛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使命担当。”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卫青告诉记者,2020年,西海岸新区粮食播种面积71.37万亩,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10.1%;粮食总产25.64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的8.4%。“尽管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体量不大,但作为产粮大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抗牢肩上的粮食生产责任,我们责无旁贷。”王卫青坚定地说道,西海岸定会捂紧自己的“粮袋子”。
由于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在西海岸的粮食生产过程中,农田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粮食规模化经营不足等问题尚存在。对此,西海岸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六汪镇,上万亩麦田成为西海岸的一大壮景。2020年底,西海岸新区引进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将十余个村庄的土地进行流转托管,打造成西海岸最具规模的高标准示范农田。王卫青介绍,西海岸新区结合全区粮食生产实际,将以稳定播种面积和总产为目标,压实镇街粮食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好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促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技术攻关,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实现农业高效高质发展,种子是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在西海岸,有一个名为“米家庄”的村子。自2011年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担起全区高产示范展示田的重担。9年间,农作物高产的米家庄村共试种25个新品种,成为了当仁不让的“西海岸粮仓”。“要想确保粮食安全并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就必须加大新品种的试种。”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负责人马洪君表示,西海岸农业部门近年来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旱稻、甘薯、甜糯玉米等特色粮食作物,降低了单一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风险,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带动了农民稳定增收。
“目前,西海岸新区仍缺少有资质的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持证企业,缺少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带动,与青岛国际种都建设具有一定差距。”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负责人王伟介绍,西海岸将把种业作为全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依托省级农高区,加快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的引进,鼓励外埠种企总部落户新区、设立研发中心;加快培育和建立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与此同时,西海岸还将鼓励支持农高集团、清原农冠等重点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开发,加快种子(种苗)研究及梯次开发,实施优良品种、高新培育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推进种业创新,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资源收集力度,对宝山抬头黍子、海青廒上水稻、六汪芹口香菜等特有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保护与利用。
◆提质升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搭建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
“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推动各类农业项目向示范区集中。“西海岸新区产业基础好、特色鲜明。”王卫青表示,西海岸将以打造都市郊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先行区为契机,坚持提升打造38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土地集中、产业集聚、要素融合的发展平台和重要抓手,落实好《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产业振兴鼓励政策》《青岛市黄岛区设施农业用地使用和管理实施意见》等高含金量的政策,整合财政资金,吸引工商资本,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全链条提质升级。
目前,西海岸新区已建成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园370家,成功创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种植+加工+科技+品牌+营销”的蓝莓全产业链发展板块,成为全国县域面积最大、产业化水平最高的蓝莓生产基地,全省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和珍稀食用菌产业主产区。“西海岸新区将重点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绿色生产方式、高效精品农业、都市休闲农业等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王卫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