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土地奏响“绿色交响曲”
红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影视主题游相互交织,杨家山里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王伟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仲春的杨家山里,樱桃花、杏花相继开放,如同云霞点缀山间,上沟、墩上、黄泥巷几处村落错落有致地镶嵌其间,若隐若现花丛中,溪水潺潺傍村流,绝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踏青春游。近年来,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充分挖掘杨家山里片区红色文化和绿色资源禀赋,创新“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旅游”文旅发展模式,红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影视主题游相互交织,打造独具特色、亮点纷呈的乡村旅游新名片。
生态环境迷人 乡村旅游兴旺
三山环抱,一河穿梭。在铁橛山、月季山、睡牛山的环绕下,山里河串起了上沟、墩上、黄泥巷、东南崖、墨城安、西北庄、大下庄7个村庄,当地人把这儿称为“杨家山里”。
2019年,铁山街道将山里的7个村庄与邻近的后石沟村进行一体规划,按照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的理念打造杨家山里片区。杨家山里片区以上沟、墩上、黄泥巷3个村为核心区,主打“原山原水原生态、原汁原味原生活”;以东南崖村为核心区建设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以大下庄村为核心区建设齐长城下的美丽乡村;以后石沟村为核心区建设乡村影视基地。
据记载,明洪武年间,杨氏从“小云南”始迁此处,建立宗祠。600多年来,勤劳的山里人利用山区地势,遍植樱桃、杏树、板栗、柿树等果木,使得如今的杨家山里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百年老树更是虬枝盘曲,蔚为壮观。
“这里的樱桃自明朝开始种植,种植面积达28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樱桃之乡,‘杨家山里樱桃’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铁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祝增建介绍道,借助樱桃的品牌效应,已连续举办了18届杨家山里樱桃采摘节。此外,还集中打造了“精品民宿”“杜鹃花海”“齐长城百果园”“月季山冰雪大世界”等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滑雪”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给这桌客人再上一个小鸡炖蘑菇!”午饭时间,黄泥巷村老区农家饭店的老板娘王黎沙格外忙活,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村里农家宴的生意也慢慢红火起来,“这几年村里越来越美,客流量也成倍增长,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三四百人。”
据了解,杨家山里片区围绕“吃、住、行、游、购”等服务要素,投资800万元打造了两处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农产品展销等服务,“我们还引入社会资本,租赁村民闲置房屋,打造高端民宿,让游客留下来,有更多时间欣赏美丽乡村风景,体验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祝增建说。
挖掘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
3月17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100条山东红色旅游线路,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入选其中。
抗日战争时期,因为三山包围、易守难攻的地势,加上当地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共胶县工委、胶县特区委、胶南工委、诸胶县工委、珠山县委5个县级党组织,以及青岛工委先后常驻或移驻杨家山里,形成了这一地区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杨家山里成为远近闻名的革命摇篮,被誉为当地的“陕甘宁”“小延安”。
走进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场馆内丰富的资料重现了这片红色土地上风起云涌的抗战故事。教育基地共分“日军铁蹄 践踏国土”“中流砥柱 使命担当”“百折不挠 浴血奋战”“红色堡垒 铜墙铁壁”“红色基因 代代传承”五部分,游客可通过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画面,深入了解杨家山里的抗战历史,接受红色革命精神的熏陶和洗礼。
据悉,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2019年7月1日启用,目前已接待参观学习1000多场次、3万多人。2020年11月,作为新区唯一代表入选青岛市干部党性教育基地,2021年3月24日,新区首家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在此正式启用。“每天到基地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干部、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讲解场场爆满。”讲解员张文君明显地感受到革命老区火了。
“目前正高标准打造以‘忠诚奉献’为主题的中共青岛工委旧址和以‘永远奋斗’为主题的后石沟奋斗史馆,配套打造网上展厅,同步建设党史资料展阅室、荣誉陈列室和党史教育课堂,联合工委党校成立杨家山里分校等,全方位构建‘1+N’红色教育格局,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搭建载体平台,打造新区红色文化新高地。”铁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委员曹立民表示。
打造影视基地 推进文旅融合
“在村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做梦都没寻思到有一天剧组会来拍电视剧,我还去当了回演员。”说起《温暖的味道》,68岁的后石沟村村民宋玉珍打开了话匣子,“当时演的是一个选举场景,很简单,但是挺有意思。”
2019年9月,由《马向阳下乡记》原主创人员创作,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7亿元,著名演员靳东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温暖的味道》在后石沟村开机拍摄,前后历时140余天,2020年4月20日在该村杀青,预计近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我们始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不断涵养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持续深化‘乡村影视+旅游’的发展模式,积极传播村庄、村民勤劳致富的正能量,以群众参与和受益为核心,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让后石沟村在乡村振兴中有温度,更有力度。”铁山街道宣统委员刘王青介绍,铁山街道抓住西海岸新区打造“影视之都”的契机,投资2400万元建成后石沟村乡村影视基地,对村里的老街、老巷、老房子进行修缮改造,打造了影视步行街、大槐树、阳光超市、谷仓、老宅等影视场景和系列拍摄布景。
记者了解到,继《温暖的味道》后,后石沟村又承担了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为村民、村集体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我们将继续突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思路,整合红色资源、观光体验、影视基地等资源,通过杨家山里市级田园综合体平台实现互动耦合,构筑多种文旅业态相互支撑发展的旅游新高地,擦亮乡村旅游这张金字招牌。”祝增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