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伪乡长
夜空阴沉,万籁俱寂。一支轻捷的队伍悄悄地出了大溧水,徒涉塔山河,翻过夹沟岭,直奔高峪村。这是1944年古历腊月二十日的深夜。八路军滨北军分区十三团“铁四连”与地方武工队编成混合队,出敌不意,远路奔袭,活捉日伪爪牙横行乡里的一霸——伪胶县第七区高峪乡(今黄岛区滨海街道一带)乡长郭敬海。
壹
郭敬海出生在高峪村一个地主家庭里。他在兄弟3个中排行老大,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七·七”事变前夕当上了国民党第七区高峪乡乡长,成了这一地区说一不二、惹不起的人物。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入侵中国,中华大地狼烟四起,济南、青岛相继失陷。1938年古历正月,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进了胶县城以南。韩家庄、灵山卫、张仓、张家楼等地均遭日军蹂躏。霎时,一些国民党区乡长纷纷拉起队伍,名曰抗日,实则保己。一心想当乱世英雄的郭敬海,占据着大珠山及山东、山南沿海的有利地形,挨户派钱买枪,拉起一支近百人的队伍,号称“自卫队”。这支“自卫队”与李永平、朱相斋两次斗争,损失惨重,最后只剩下30多人,改编为乡中队。郭敬海凭着这支队伍,当上了“山大王”。
郭敬海以土皇帝自居,巧立名目,乱收捐税。谁家要是缴不上,郭敬海就抓人、揭锅、封门。他把摊派来的费用恣意挥霍,并与海盗勾结,为其供给枪支弹药,提供隐藏场所,抢劫过往船只,拦路绑票,平分赃物。
1943年春,我党在大珠山一带开始壮大队伍,高峪村的贫苦农民徐本瑞、徐增常、王风云、徐增春等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郭敬海认为这几个“穷小子”成不了气候,倒为自己发财领功提供了机会。于是,他密报驻王戈庄的日本侵略军的爪牙——青岛特别市保安队第五联队队长李伯泉,并秉受李的指示,派出密探,侦察大珠山地区共产党的地下组织。
郭敬海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抗日军民的无比愤慨。
贰
1944年古历腊月二十日,大溧水村,诸胶县抗日民主政府松山子区公所办公室内,中共诸胶县委正在召开紧急敌工扩大会议。参会的有中共诸胶县委和县政府、滨北军分区十三团“铁四连”、松山子武工队的领导同志。他们围着一张陈旧的八仙桌,桌上铺着一张诸胶地区地形图,汇集着各方情报。
据来自王戈庄内线的情报得知:日军由于在太平洋战争失利,为解决其后方不稳的问题,正在加紧对解放区的“扫荡”及敌占区的控制。驻青日军已密令各保安联队严防八路军、共产党的活动。苟延在王戈庄的青岛特别市保安队第五联队队长李伯泉接其主子密令,即令各乡长秘密侦察中共地下党员的活动,妄图将我方在敌占区的党组织一网打尽。
据来自大珠山一带的情报得知:近日来,高峪乡乡长郭敬海活动频繁,秘密调查抗日家属,凡怀疑对象一概监视,并千方百计搜集我方情报,效忠敌人,还扬言“八路军成不了气候,量他们也没法子来整治我这个大乡长”,气焰十分嚣张。
据高峪村地下党员报告:松山子区干部徐增常、徐本瑞的家属已处于郭敬海的秘密监视之下。为防敌人的破坏,尚未被敌人觉察的高峪村地下党员王风云、徐增春已开始了反监视。
松山子敌工情报站站长刘干、大珠山区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律纪祥分别向会议报告了来自敌占区的情报。
“看来敌人已经准备动手了,我们必须抢在他们的前面,活捉郭敬海,打掉伪高峪乡公所,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中共诸胶县委书记范梅圃斩钉截铁地说,同时把目光移向滨北地委诸胶地区武工队负责人汪国璋。
“老范说得对,我们要狠狠教训他们一番,来个铁锤砸西瓜,让整个诸胶地区的伪乡、保长都痛得叫喊!”汪国璋一面说,一边用手指着地形图上的大珠山地域。“高峪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里村外有炮台、岗楼36处,敌人日夜派人站岗放哨。村北面海崖村驻有第五联队一大队一中队,全系日式装备,如果强攻,驻王戈庄的敌人就会大批增援,只有智取!”
滨北军分区松山子武工分队队长李世飞说:“咱就来它个夜间偷袭,里应外合,活捉郭敬海,给咱‘飞毛腿’(绰号)解解闷。”
松山子武工队队长张子华说:“兵贵神速,今晚立即行动。”
经过分析研究,战斗方案很快定出:在战斗编成上,实行混合编制,军民密切协同。在作战手段上,利用夜暗,巧妙智取。在兵力部署上,分成3路行动:一路以松山子武工队为主力,由张子华指挥,高峪村地下党员徐本瑞为向导,捣毁伪乡公所,活捉伪保长,消灭驻在乡公所的伪乡丁;二路以诸胶县松山子区中队为主,由李世飞指挥,高峪村地下党员徐增常为向导,包抄郭敬海的老窝,活捉郭敬海;三路由滨北军分区十三团“铁四连”为主,实施两面夹击,一部分秘密占领台子沟制高点,控制海崖守敌,并随时准备阻击增援之敌,另一部分消灭死守炮台的乡中队。之后,汪国璋命令:各分队立即进行战前动员,并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律纪祥立即潜往高峪布置内应,并于傍晚6时报告高峪乡公所的情况。
夜幕降临,律纪祥准时向汪国璋报告:郭敬海近日兴奋异常,日夜在乡公所寻欢作乐,今夜无出村迹象。“各分队按原计划8时30分行动。”汪国璋下达了袭击前的最后一道命令。
叁
战斗队伍成“品”字形,翻山越岭,向高峪村方向进发。队伍里不时轻轻发出“跟上”“快跟上”的口令。这支轻捷的队伍,宛如离弦之箭,风驰电掣。塔山河瞬间跃过,夹沟岭转瞬即逝……随着崎岖山道的延伸,台子沟已在眼前,担任警戒的部队迅速占领了该村的制高点。
晚上10时40分,队伍进人隐蔽地点——高峪村北一条狭长的深沟。11时刚过,担任向导与联络员的徐增常、徐本瑞先后各自向村东、北门栏处拍了3巴掌。稍许,守门栏的地下党员王风云、徐增春发出相应信号。霎那,张子华指挥武工队战土取道向伪乡公所包抄,李世飞指挥武工队战士继后包围郭敬海的家,“铁四连”的指战员迅速控制村门栏,机枪瞄准了敌人炮楼。
当张子华指挥武工队冲进乡公所大门的时候,几个伪保长正在正屋的炕上吸大烟;另有十几个伪乡丁尚在厢房里蒙头大睡,鼾声如雷。武工队战士分头冲进屋内,用枪顶住几个伪保长,吓得这些家伙结结巴巴地连说“有话好说……”
武工队战士厉声喝道:“我们是八路军武工队,你们被俘了!”这些没见过世面的乡丁们,惊恐地望着武工队战士,乖乖走出了屋。
审查俘虏时,发现没有郭敬海。一个保长战战兢兢地说: “八路先生,你们进来时,他才出去不多时,说是明天一早要上王戈庄区里。”武工队立即开始搜捕。
此时,郭敬海正领着一保长走出乡公所,在村西头转悠,他自以为平安无事,便哼着小调往东北门栏走去,准备回家睡觉,明天上区里报告这里的共党组织,请功领赏,捞上个“大皇军”的军衔戴戴。猛然间,从村东北方向跑来一队人马,他以为是海盗兄弟们抢劫回来,不提前跟他打一个招呼,便张口大骂:“你们这些王八崽子……”还没骂完,走在前面的保长就被武工队战土擒住。郭敬海见机不妙,拔腿就跑。他如惊弓之鸟,在村里乱窜,仗着路熟,他左拐右拐,可怎么也甩不掉武工队战士。只听“哎呀”一声,他和一个彪形大汉撞了个满怀。刚要声张,枪口已对准了他的脑袋。他倒吸一口冷气,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八路先生,饶……饶命。”往日的威风一扫而光,恰如一只斗败的公鸡。
村子里发生的事情惊动了守在炮台上的伪乡丁。郭敬海的二儿子郭家禄知事不好,便下令开枪,封锁村东北的门栏口。早有准备的“铁四连”战士,一见炮楼枪响,几十条火舌便向炮台射去。一时枪声大作,山谷里都响起了回声。
杂乱的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村民。他们站在门口往外张望。忽然听到了郭敬海的叫喊声:“老二,别……别打了,是八路先生来了!”
枪声停止了。村民们奔出家门欢呼着:“郭该死,这回你要倒霉了。”“欢迎八路同志们!”
夜袭成功了。伪高峪乡乡长郭敬海和他的两个儿子,连同6个伪保长、30多个伪乡丁,全部当了俘虏。武工队打开乡公所的粮库,村民们拿着布袋、簸箕、篮子涌了上去。武工队在大街上贴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谁当汉奸决没有好下场”的标语,押着俘虏,带着缴获的30多支枪和大批弹药及部分服装,动身返回解放区。
这时,东方开始发亮,黑暗向天外退去,黎明已经来临。
肆
郭敬海被活捉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诸胶地区。
盘踞在王戈庄的日军爪牙、青岛特别市保安第五联队队长李伯泉震惊异常,深怕八路军武工队的夜袭,下令严把城门,凡是可疑的人一律不准放进,同时撤销外围小据点,收缩兵力,以备我军攻城,好作抵抗。
气焰嚣张一时的各伪乡长、保长,威风大煞,胆战心惊,再不敢公开迫害抗日民众。一部分伪乡长、保长,在武工队的教训和地下党组织的教育下,成了“两面政权”。
1945年古历二月,横行高峪乡里、鱼肉百姓多年的郭敬海,在诸胶抗日民主政府受到严正的审判。一声枪响,郭敬海命归黄泉。这一行动,大长了敌占区抗日民众的志气。他们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采用破坏交通、抗缴捐税等形式,同敌人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一时间,“外出要上解放区,参军要参八路军”的热潮席卷了整个诸胶地区。
摘自《黄岛党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