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地区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胶县工委

波澜起伏风云荡 薪火燃遍西海岸


  位于莒县桑园的中共胶县工委成立地旧址。

  郭有邻

  邱也民

  彭特夫

  东台头村杨介运指明胶县工委的秘密办公地点。□记者 李凤仪 摄

刘夏峰

  何建华(曾用名夏谷冰)

  杨焕林故居。□记者 李凤仪 摄

  李竹亭

  李竹亭部队在接受改编。
  □本报记者 李凤仪 谭宁
  翻看历史宏卷,无数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宛若繁星,闪烁在西海岸地区革命历史的长河之中。西海岸地区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胶县工作委员会的诞生和发展,便是群星中耀眼的一枚。从1939年3月在莒县桑园召开胶县工委第一次会议,建立西海岸境内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到1939年9月,中共胶县工委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再到1940年五地特委在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下决定撤销胶县工委……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在西海岸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闪耀着红色光辉的印记。如今,烽烟早已消散,记者追根溯源,寻访那些关于中共胶县工作委员会的红色故事。
  诞生
  开展山地游击战 开辟抗日根据地
  今西海岸新区辖域,抗日战争初期属国民党胶县的第四、第六、第七区,诸城县的第四、第五、第六区和青岛特别市海南区是我胶东和滨海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有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藏马山等,是开展游击战的有利地带。
  1938年11月,根据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指示,中共鲁东南特委和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兵分两路,由莒县向诸(城)、胶(县)、日(照)地区进发。一路为特委领导机关,由书记景晓村率领,进驻桑园、石场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另一路为部队主力,由司令员刘涌率领,进军诸城,开辟诸胶边区工作。
  八路军二支队进入诸、胶边区后,驻扎在石河头村以南数里之隔的圈里村。为扩大影响,部队首先袭击了朱解、瓦店两个伪军据点,赶跑了伪军胡大潮(胡明宇)部。经过短暂休整,于12月底进驻胶县南乡沿海重镇泊里。随即挥师向沿海挺进,先后占领了陈家贡口及王家滩以东的大场、小场,围攻了驻夏河城一带的顽军,并在诸(城)日(照)公路沿线袭击过往的日军和敌伪据点;在贡口痛击了由青岛、石臼所前来登陆的日军炮艇,歼灭登陆日军20余人。一时间,八路军和二支队军威大振,政治影响迅速扩大,进而控制了以泊里镇为中心的大片土地。
  八路军的节节胜利,激发了诸胶边区社会各阶层的抗日热情。大家无不为八路军的抗日主张、严明纪律、英勇善战、军民鱼水情所感动,许多爱国青年纷纷要求参加八路军,投入武装抗日的行列;一些开明士绅也以实际行动支持八路军的抗战工作,诸胶边地区一些国民党的友军也为八路军二支队的行动所感动,为诸胶边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1939年1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及八路军活动地区的扩大,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撤销胶东特委,成立中共胶东区党委(后称山东分局第三区党委)。3月,胶东区党委决定成立中共南海特委,胶县党组织归属南海特委领导。胶县大部地区归属胶东区。
  1939年3月,随着我党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中共鲁东南特委为了开辟鲁东南北部地区(主要是今西海岸新区辖域)的工作,利用与国民党胶县政府刚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实际,决定组建中国共产党胶县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胶县工委)。
  1939年3月25日,特委书记高克亭在特委驻地——莒县桑园,主持召开了胶县工委第一次会议,宣布郭有邻任书记、邱也民任组织部部长、彭特夫任宣传部部长。这是西海岸境内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对外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驻胶办事处。之后,县级党组织几经更名。这是中共胶南市委最早的前身。
  斗争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奋力冲破白色恐怖
  胶县工委第一次会议后,工委成员由莒县赶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司令部驻地泊里镇。高克亭主持召开了胶县工委第二次会议,明确规定了工委的任务、策略:一是以八路军二支队驻胶办事处的名义,与国民党胶县县政府联络,推进与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七旅副旅长、胶县县长徐明山的统战工作;二是利用抗日统一战线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动群众和社会各阶层人士进行抗日斗争;三是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政治主张,组织群众抗日团体,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四是争取和改造杨家山里地方武装——团练。会后,胶县工委领导成员到达诸城县高戈庄,并通过中共诸城县委的关系打入胶县境内,进—步掌握军事、政治、经济和群众情况,建立了点线联系。
  4月又通过佛教会的关系,胶县工委将机关转移到胶县境内高家庄,这是工委进入西海岸开展工作的第一个落脚点。
  7月,山东分局组建了第一党委(亦称大鲁南区党委),下辖5个地委,中共鲁东南特委改称五地委(亦称滨海地委)。诸城县委、胶县工委归属五地委领导。
  8月,工委机关迁到六汪镇栾家庄,并召开了一次全委会,对工委组成人员作了调整,宣布郭有邻任书记,刘夏峰任组织部部长,李仲华任宣传部部长,彭特夫任民运部部长兼军事部长。
  9月,通过国民党六汪镇镇长陈仪亭的关系,工委机关迁到六汪镇东台头村。
  郭有邻是济南省立乡师四级学生,徐明山是二级学生,与共产党员赵健民、姚仲明同级。徐明山早年曾参加过共产主义青年团。郭有邻到胶县工委工作时,姚仲明为其写了一封介绍信。因此,郭有邻即以同学和八路军双重身份与徐明山直接联络。二支队的部分给养、服装和款项都由徐明山负责供给。
  1939年秋,根据徐明山的请求,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后方司令部,派日照独立营政委何建华(夏谷冰)到胶县抗战总动员委员会任副主任,专事统战工作。徐明山兼任主任。这一时期,在胶县南部地区,出现了国共合作与军民团结一致抗日的新局面。
  1940年2月5日,,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在沂水鲁村召开全省军政会议,推行“反共、限共”政策。1940年2月,督导团到胶县良乡,对国民党胶县县政府进行督察,并指认何建华为“共党分子”。在督导团的胁迫下,徐明山转向反共,密令警察局长高柏廉将何建华逮捕。3月9日,徐明山调集部队进攻墨得水,遭到了墨得水团练组织的奋力抵抗,徐明山败退。接近拂晓时,抗日民主人士、六汪镇镇长陈仪亭出面解除了误会。3月10日晚,徐明山又突袭中共胶县工委驻地东台头村。“陈仪亭得知这一阴谋后,不顾个人安危将情报告诉了工委组织部部长刘夏峰,刘夏峰及时赶回东台头村,组织工委成员召开紧急会议,正计划营救何建华就收到了他‘不要营救,以免暴露’的亲笔信。”原胶南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张早春讲道。工委成员刘夏峰、毛洪、耿诚、庄明辇等权衡利弊后进行了安全转移,到了杨家山里的七区委。1940年3月14日夜,何建华英勇就义。5月,在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下,形势进一步恶化,五地特委决定撤销胶县工委。
  影响
  掀起抗日斗争高潮 革命火种生生不息
  胶县工委成立以后,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掀起抗日斗争高潮。
  工委利用办夜校、教唱进步歌等形式,向群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毛泽东有关抗日战争的论述等,启迪农民觉醒、抗日救国,掀起群众抗日救国的热情。
  二是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工委进驻胶县南部地区后,针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具体情况,进行了内部分工,郭有邻负责良乡一带,邱也民负责杨家山里一带,彭特夫负责西北部及武装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考察,郭有邻在良乡附近的高家庄发展了高福堂等一批党员,邱也民也通过私塾先生杨风池结识了进步青年学生杨凌波,并发展其入党。后又发展了陈炳毅等党员。该地区的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1939年6月,工委决定在高家庄成立中国共产党胶县第六分区委员会,在杨家山里东南崖成立中国共产党胶县第七分区委员会。六区委主要负责良乡、栾家庄、六汪一带的工作。七区委主要负责铁橛山、大珠山、小珠山周围地区的工作。凡有党员的村庄都建立了支部或小组,逐步形成了该地区抗日救国斗争的坚强领导核心。
  9月,在杨家山里第一位共产党员杨凌波的主持下,东南崖村党支部成立,这是杨家山里第一个党支部,也是中共胶县工委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党支部成立后,拉武装,建队伍,设站点、跑交通,极大鼓舞了杨家山里周边人民的抗日斗志。
  东南崖村是杨凌波曾经生活的地方,东南崖村的书记杨文淑带领记者走进杨凌波的家。一进大门,左手边有两扇斑驳的矮木门,原来这是之前杨焕林(杨凌波父亲)为掩护地下工作开办的“德泰布铺”的前门,他们全家看门望风,洗衣做饭,无微不至地为地下工作者服务。记者走进杨凌波的家里,昏暗的房间里陈列着老式的木质桌子、板凳、橱柜,还有一张依墙而搭的炕,“这里面的家具、物件都保存得很好。”杨文淑给记者展示道。
  三是加强敌工、统战工作,瓦解敌人,壮大人民力量。
  工委积极与敌工和统战工作对地方的上层人物拉上关系,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六汪镇镇长陈仪亭、杨家山里“联庄会”会长杨焕林等,都曾为工委的活动提供方便。国民党保安第七旅姜黎川部第十大队在1939年5月日军大扫荡后只剩百余人,由李竹亭、王同科带队从胶县朱陈沟辗转到高密梁家屯。9月,李竹亭、王同科便到胶县工委要求八路军收编。胶县工委立即派彭特夫前去联络,又派李仲华前往进行政治教育。经教育,在部队干部战士中发展了一批党员。该部于当年中秋节宣布起义,编入我八路军的战斗行列。
  胶县工委从建立到撤销,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多时间,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她的建立掀开了今青岛西海岸党的历史光辉的一页,播撒的革命火种最终以燎原之势,燃遍珠山之麓,燃遍整个西海岸。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