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扎根家乡当“头雁”
六汪镇不过涧村党支部书记武孟玉退伍不褪色,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武孟玉介绍村庄苗木栽种项目。
□本报记者 梁玉鹏
在军营里,他敢打敢拼,是忠于职守的战士,在部队服役时,因表现优异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两次;在村集体里,他勇于尝试创新,是村庄发展的领路人。他就是退役军人、六汪镇不过涧村党支部书记武孟玉。
武孟玉退役后放弃在外发展的机会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健全两委班子、整顿工作作风、整治环境、引进项目带动增收,带领村民踏上了乡村振兴新征程。
放弃大城市工作
回到家乡当支书
1990年3月,退伍后的武孟玉到济南一家建筑公司当起了施工员,收入和前途都很好。但在这个时候,村里老党员找上他,让他回村当书记。“那时候我在济南发展得不错,所以家里人都不赞同我回村。”面对村民的期盼和家人的反对,武孟玉最终决定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10月,武孟玉当上了村支书,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回到村里后,武孟玉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得还要糟糕,于是下定决心改变这种状况,“首当其冲就是要健全两委班子,整顿工作作风。”武孟玉把做事果断的作风带到了村庄工作中,要求两委成员紧跟步伐。
武孟玉首先开始着手清理村里多年的旧账、欠账,其中义务工费用的兑现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武孟玉找了之前的义务工与老会计,把账目一点一点理顺、核对清楚、全部兑现到位。“不管干什么事,扔出石头砸出个窝,很务实、要求也很严。”共事多年的武孟祥这样评价武孟玉。
党员干部当榜样
带头整治脏乱差
不过涧村有养牛传统,养牛户经常把牛撒出来养,破坏了环境、糟蹋了庄稼、村民矛盾时有发生。
面对这种现状,武孟玉当即召开村两委会,决定只要发现户外散养牛羊的行为,就对养殖户进行处罚。政策有了,关键看执行,武孟玉和两委成员无论晴天雨天,都在田间地头巡逻,一旦发现有违规放牛羊的人,即使淋着雨踩着泥,也要把牛羊牵回来。凭借着这股韧劲,半年的时间,硬是让四处放牛的养牛村大变样,村居环境焕然一新。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整治之初,老百姓都站在街头上,你看我,我看你,就看谁第一个动手清理。”面对这种情况,武孟玉一边做思想工作,一边发挥榜样的力量,从自我做起,从党员和村干部入手,带领两委成员们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两百多个牛槽子清理得干干净净,“清理过程中,没有一户村民出来阻拦,这也让我们觉得村庄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村干部周茂顺说道。
流转土地引项目
发展旅游促振兴
“村民把信任给了我,我就要多为老百姓做点事,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武孟玉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在武孟玉的推动下,从2006年开始,多个苗木栽种项目落地不过涧村,到目前为止,村庄已经流转土地1300余亩,带动村民增收15余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7万余元。“每天都有活,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村民崔坤花常年在苗圃里干活,每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
“现在村里到了春天就变成‘花海’。”武孟玉说道。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武孟玉对村庄的下一步发展又有了新想法。“借助六汪镇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契机,我们计划今年进一步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鼓励村民开办农家宴,发展乡村旅游。”
“多跑腿,多做工作,咱的工作才能不滑坡,对老百姓才能有交代。”武孟玉正是以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优秀品质,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勇挑重担的责任与担当,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