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视园区向全产业链突围,力争2030年形成千亿级影视产业链
“影视之都”的产业雄心

新区以东方影都为核,形成影视产业全域联动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 刘腾
细细梳理近期西海岸新区影视圈发生的事,有这么几件为人所津津乐道:烙上西海岸印记的电视剧《温暖的味道》卫视热播,收视问鼎、五网第一;三周岁的东方影都4月28日低调庆生,爱奇艺年度天字一号剧《警察荣誉》当天开机、开心麻花年度重头戏《独行月球》当天杀青,“双喜临门”送上最好的祝福;今年暑期档,《封神三部曲》《鬼吹灯天星术》两部诞生在东方影都的恢弘巨制将登陆院线……
西海岸新区作为一座雄心勃勃的“城”,多年精心打造的“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城市名片是其最美代言,从中可清晰触摸到城市发展的脉动。100多部中外优秀影片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累计票房超过110亿元,入驻企业568家,“影视之都”已内化为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骨头与血液。
从拥有一流影视硬件设施、一体化影视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优惠影视政策的影视园区,向拥有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影视高地、影视集群迈进,力争2030年形成千亿级影视产业链。在这里,永远不缺少推动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雄心与壮志。
全产业链发力
《温暖的味道》成功出圈
如若不是《温暖的味道》热播,有谁能关注位于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的这个小村庄——后石沟?
这部由海发集团参与投资出品的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早在2015年就开始策划。2016年,在走遍西海岸大大小小的村庄后,剧组选定了后石沟村为主拍摄场景地。“那时候的后石沟村并不像现在剧中呈现得那么漂亮,我们与铁山街道合作,对村庄进行了升级改造,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修缮房屋并铺设柏油路面,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海发文化会展集团CEO薛莉告诉记者。
如今漫步村中,大槐树、阳光超市等剧中布景依然保存完好,不少市民游客在追剧之余前来打卡,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逆袭成网红乡村影视基地。
据悉,自《温暖的味道》杀青以来,又有《舍我其谁》《疫战》《素夏》等6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拍摄。后石沟网格党支部书记杨宝聚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剧组关注到我们村,像《我才不要和你做兄弟》剧组马上要来,我们已经协调好了拍摄场地、群演以及交通保障等服务配套,确保剧组顺利拍摄。”
后石沟村火了,这是西海岸新区将影视产业链延展到乡村的一个缩影。在《温暖的味道》制片人靖雷看来,后石沟村良好的自然生态、淳朴的民风和大手笔的改造提升,与该剧题材十分契合,也成就了剧组和西海岸新区之间的缘分。而最让该剧受益的,还是西海岸新区日益完善的影视产业链。
2019年,剧组在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摄影棚内搭建了谷仓这一处剧中重要场景。棚内置景能让剧组规避诸多不确定因素,在最可控的范围内进行艺术创作。回忆当时的场景,靖雷记忆犹新:“工期十分紧张,产业园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配套服务,包括餐饮、置景材料、吊装器材等等。拍摄期间受疫情影响一度暂停,地方政府和产业园与我们共渡难关,减免了部分费用。”
一部热播剧的诞生,除了有好的题材、好的剧本以及实力团队,也离不开拍摄地的全面助力。靖雷感叹,“这次拍摄让我感受到,青岛和西海岸新区的影视配套及相关从业人员越来越专业,影视周边如设备租赁、道具置景租赁服务公司也不断涌现。虽然一个行业的产业链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但这里的影视产业已经驶入发展快车道,相信在政府和行业龙头的引领下,影视产业链将会越来越精准、完备。”
“六链合一”
打造影视全产业链新生态
更深层看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链,影视产业园和外景地、“科产教”融合基地、“1+N”上市公司、影视科技平台、5G园区、影视产业基金六条链已清晰明确,正大步迈进全产业链崛起的2.0时代。
近期,有这么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市政府批准,将青岛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整体划转至海发集团,包括中国电影院、大光明、红星等10余家影院,全新推出东方影都院线品牌;二是“电影之旅”商标成功注册,将打造以IP为主导的文旅产业链条。
“发行放映与文旅,进一步丰富了东方影都影视产业链条,能充分挖掘潜力,构建全产业生态圈,全面提升东方影都的产业能级和品牌影响力。”青岛大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鹏介绍。
将这六条产业链一一展开,或更能感受到布局之宏大。第一链是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和青岛影视外景地,这是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
“在对标国际一流水准建设的基础上,今年,产业园计划引入LED摄影棚,采用国际领先的技术设备,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以让剧组无需置景就完成部分拍摄工作,持续提升产业园的硬件水准。”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高级品牌经理刘洋告诉记者。
第二链是以青岛电影学院为核心的一流影视“科产教”融合基地。“人才是影视产业发展第一要素。青岛电影学院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所拥有产业背景的学校,将与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形成联动。未来,这里的学生可以在产业园参与剧组拍摄以及在摄影棚内实训,不断提升知识技能。同时,学院也将为西海岸新区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刘伟鹏介绍,除此之外,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青岛基地、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产学研基地也环绕影都而建,将合力打造国内重要的影视“科产教”融合基地,优化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
其余四链也着重补齐影视制作的关键链条,将提供优质资源和政策支持。刘伟鹏表示,“‘六链合一’的影视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不仅为全球影视制作团队提供一流的硬件设施、完善的影视工业化体系、一流的影视服务,更通过完善全产业链、全生态体系,实现资源、人才、人气的聚集,从而打造出囊括文旅、科创、娱乐消费等领域在内的多业态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影视新基建标杆。”
东方影都为核
形成全域联动发展格局
拥有40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摄影棚、一万平方米高科技单体摄影棚、亚洲最大室内外合一水下制作中心和全流程后期制作数字影音中心,联合华为建设国内领先的影视工业化云平台,建成国内一流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中视实业、华谊兄弟等头部企业齐聚于此,入驻拍摄影片180余部。近年来,东方影都蜚声海内外。
“东方影都不仅硬件一流,且配套完善、政策优渥,是世界顶级影视产业基地,先后诞生了《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等恢弘巨制,吸引许多剧组成为‘回头客’。”西海岸新区影视中心副主任赵芳介绍。
除东方影都,新区还在藏马山建设占地1500亩的青岛影视外景地,与东方影都形成联动配套。此外,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取景星光岛、网剧《红瓦与鱼》近期在金沙滩啤酒城拍摄……一大批极具西海岸特色的影视基地呈全面开花之势。
面对2020年影视行业寒冬,西海岸依然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引进174家影视企业,较2019年接近倍增,且大部分带着项目和投资而来,近两年内将陆续启动;备案影视作品共52部,山东春晚等大体量综艺节目克服疫情影响,顺利拍摄。今年一季度,“开门红”含金量十足,引进影视企业74家、备案影视作品23部,未来可期。“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致力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营造一流产业政策环境。”赵芳表示,西海岸新区不仅成立了国内首个地方影视管理服务机构影视中心,还制定出台极具竞争力的《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产业扶持政策,精准切中影视全产业链发展的需求,得到业内一致认可。目前已经向《流浪地球》等6部优秀影视作品和五洲发行等150余家影视企业发放补贴资金1.18亿元。
随着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全面起势,“影视之都”知名度也在节节攀升。连续成功举办两届的青岛国际影视博览会,共开展重要活动58场次,签约落地总投资249亿元的影视项目80余个,已然成为国内知名的集影视工业化展示、市场化交易于一体的节会品牌IP。今年,第三届影博会即将如约而至,其对西海岸影视产业链发展产出的溢出效应愈发令人期待。
“下一步,新区将依托东方影都,政企合力打造全国最优影视政策营商环境,加大头部影视企业、剧组和高端影视人才引进力度。同时,通过举办青岛影博会、金凤凰奖等系列活动,集聚头部影视资源,做强影视之都品牌。”赵芳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