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智能化合法性审查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助力新区法治建设
打造司法行政智能化建设“新区样板”

新区开展智能化合法性审查系统应用培训。

扫一扫来投票
公正、高效、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法治建设追求的目标。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虽然不是目标本身,但却在深层次上推动着这一目标的实现。
近日,面向全国开展的“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引发了公众对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的关注。如何调动科研单位、企业参与政法智能化建设,加强司法行政系统智能化建设,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司法局以打造司法行政系统智能化建设为着力点,围绕执法监督、复议应诉、合法性审查、社区矫正等工作,展开了一系列智能化建设探索,为切实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智慧化”发展贡献了“新区样板”。
法律事务“云审查”
提高办事效率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一环。西海岸新区司法局把合法性审查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强化理念创新、方式创新、管理创新,大胆实践,依托电子政务专网研发了智能化合法性审查系统,通过平台化、数字化、精准化举措,实现了合同、议题、文件及工委交办事项等合法性审查工作智能办理、流程再造、高效运行。
实现智能化审查。按照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发展要求,利用自然语义分析、大数据分析、自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各项法律事务进行“云审查”。针对人工审查的痛点难点堵点,智能化审查系统能够实现合法性审查所需文件的快速精准检索,并通过数据比对,自动标记出敏感词、同义词以及其他重点审查事项,保证审查内容的前后一致性,将审查员从繁重的文件检索和文本核对工作当中解脱出来。
实现规范化流转。坚持整体架构、系统推进、集约运行,优化突出政府合同、会议纪要、规范性文件等5项重点业务板块设计,促进送审、审查、反馈、报备、签发等12项流程系统集成、规范统一。同时,实施流程再造,简化审签层级,将国家省市9项合法性审查文件规定和西海岸新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政府合同管理办法》3项具体规定融入平台设计,重构重塑各项法律事务办事流程,推动法治统筹、业务统管、服务统一。
实现无纸化办公。大力强化数据赋能,不断推进数据应用,将合法性审查工作纳入全区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相关区直部门、镇街及大功能区融入一网联、一网办、一网审的信息化工作布局,推行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办公,通过运用“电子印章”“电子归档”“电子签名”等信息技术,让数据“多跑路”、部门单位“少跑腿”,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资源,实现合法性审查工作提速60%,确保一体化在线法律事务服务与其他网上政务服务有效衔接和高效运行,打造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法律事务服务工作格局。
公共法律“云服务”
扩大公众参与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与需求都在不断提升。要想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法治进程,首先需要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信息渠道。
为此,西海岸新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整合辖区资源,打造了依托微信界面的web轻量化公共法律服务在线系统(以下简称“PLS在线”系统),通过服务资源的本土化和服务质量的可控化,为“互联网+”模式下的公共法律服务做出了有益探索。
据介绍,“PLS在线”系统目前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两个功能。“‘PLS在线’系统相较于其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其依托于微信界面的web轻量化设计。”区司法局长江路司法所负责人单宝雄介绍,这个系统充分利用目前微信用户的广泛性和简便性,直接扫描二维码登录即可直达咨询页面。
单宝雄介绍,在人民调解功能中,用户可以根据页面显示的调解员具体位置,直接选择本社区、本街道的调解员申请人民调解,启动调解流程。在法律服务功能中,用户可以根据页面显示的调解员具体位置、简历介绍、业务专长等因素,选择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咨询。
“无论是调解还是法律咨询,用户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送文字、图片,或者直接拨打电话进行联系,也可以根据系统设定的位置直接导航前往。”单宝雄表示,在整个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开启微信应用以外的任何权限,没有广受诟病的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强制授权、过度索权等隐患存在。即使正式进入调解流程、咨询委托环节,也仅仅需要正常的身份信息等。
办理成效“云反馈”
提升服务质量
技术发展除了在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有效感知社情民意、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外,在提升法律服务质效上也带来了新的助益。
以“PLS在线”系统为例,该系统设定了用户对调解员和法律顾问的评价机制,评价指标包括服务态度、受理进度、专业程度三个维度。这种客观评价机制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法律服务评价口口相传的模式,也为调解员、律师等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良好服务形象的平台。
此外,“PLS在线”系统后台会对调解员、法律顾问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通过在线时间、案件办理等客观指标反映工作总量;通过对比服务对象的评价和调解员受理案件的类型、区域分布,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倒逼各级调解组织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疏解社会矛盾压力;对法律顾问受理的咨询问题进行汇总,排查纠纷争议的高发区域,第一时间得到预警,最大限度将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消除在初期,有效维护社区稳定。
再以区司法局智慧矫正系统为例,通过在社区矫正对象手机上安装矫正APP、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手机上安装管理APP,以及部署相关辅助智能硬件、服务器,打通相关部门数据壁垒,实现社区矫正工作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以此为纽带,新区建立起了社区矫正工作部门联动、全社会齐抓共治的“大矫正”工作格局,同时也实现了《社区矫正法》既要有效矫正监管,又要保障社区矫正对象工作生活权利、一切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立法宗旨。
智能化代表着新的发展方向,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影响日趋明显。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区司法局建管并重,强化保障,现预备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机制并以无纸化办公为建设目标,以确保科室、部门间的互联互通、标准规范统一、信息安全保密,全面提升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工作水平。
“法律服务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其宗旨就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我们力求通过打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司法行政系统智能化建设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法律服务成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案例评选等你来投票
●投票方式:微信关注“法治日报”公众号,点击首页底部导航栏内的“投票报名”按钮,进入投票通道,选择“智慧司法”,在“十大创新案例”一栏选择“智能化合法性审查系统”投票即可。
●投票时间截至5月31日24:00,每人每天限投1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