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海洋 赋能深蓝
西海岸新区纵深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
□本报记者 李涛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依海而生、向海而兴,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海洋特色优势,深入践行“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国家战略使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2020年完成海洋生产总值1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7%。“十四五”开局,新区明确提出纵深推进经略海洋,全面发起经略海洋攻坚战,以攻坚突破之姿开启经略海洋新征程。
产业赋能>>
掘金高质量发展“蓝海”
“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区明确提出纵深推进经略海洋,掘金高质量发展的富饶“蓝海”。
滨海大道与琅琊台南路交叉口,由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一期6栋楼已全部封顶,预计今年6月交付。“项目一期预计年底即可投产,二期计划在3年内建成投产。”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仕鹏表示,该项目将是一座集总部经济、科研、创新创客为一体的海洋生命医药5G高科技智慧园区。届时,将引进上下游及跨界经营企业100家,转化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的技术成果,打造西海岸海洋医药城。
聚焦海洋经济发展主题,新区基本建立了以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制品为主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条体系。今年,新区将精准发力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两大千亿级产业链,加快推进总投资1500亿元的99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
海洋产业集群化、链条化发展,离不开产业资本。5月26日,青岛国际海洋产业资本配置中心在新区启用。中心设立国际海洋领域人才、科技、产业和资本高效配置平台,将促进国际智库、产业创新和金融资本有效嫁接和协同联动。新区同步设立青岛国际海洋产业资本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内设海洋人才、海洋科技、海洋产业和海洋资本四个专业委员会,其中,海洋产业委员会围绕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海洋产业链强链补链,谋划布局一批优质海洋产业项目。
近年来,新区发起海洋产业突破行动,成立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渔业、航运贸易金融、海洋冷链、海洋科技服务等六大产业推进专班,助推海洋产业加速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今年一季度,新区完成海洋生产总值394亿元、同比增长33.7%,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5%;六大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295.3亿元、同比增长37.9%,总量占海洋生产总值的74.9%。海洋经济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科技赋能>>
汇聚承担国家战略底气
2018年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其他12家研究机构,提出在古镇口核心区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简称海洋大科学中心)。2021年初,集聚中科院13家科研力量的海洋科技“航母”扬帆起航。
三年来,浓厚的海洋科创热情在这片土地上激荡:通过梳理13家共建单位的300多项可供转化落地的科研成果,推动新型生物催化剂、健康绿色养殖等多项成果在企业转化;一批聚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相继集中布局;引进挪威康斯伯格和安德拉、德国CONTROS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展海洋传感器、水下机器人等关键技术攻关……崭新的海洋科创高地正日渐崛起。
今年是海洋大科学中心正式投用的首年,打造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蓝图正徐徐展开,将探索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核心科学家团队、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协同攻关的“1+X+N”模式,建立研发中心和转化中心,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实现中科院海洋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成果集聚,为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科技供给,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近年来,新区深入实施“科技兴海”“人才强海”战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进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20个高校院所,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落户,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建成启用。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142家,占全区科技创新平台总量的30%。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明月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涉海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截至2020年底,共培育涉海高新技术企业161家,哈工程船舶科技园等4家海洋领域专业孵化器。
海洋科技优势明显,高端海洋科研平台集聚,海洋科技企业培育加速,让西海岸新区在深入践行“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国家战略使命中底气十足。
制度赋能>>
统筹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
西海岸是“国字号”新区,国家战略叠加与体制机制创新是新区最重要的标识,亦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先行先试”的力度越强,红利就越大,担当国家战略的成效才会越好。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在陆海战略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高效整合陆海资源,助力经略海洋向纵深推进。
去年12月,全国规模最大的区级“智慧海洋管理平台”在新区正式启用。该平台实现了海洋综合管理的“可视、可控、智能化”,海洋信息可供多部门共享共用,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打破海洋数据“信息烟囱”,率先实现海洋管理“一张图”,率先建成海洋综合管控“蓝色天网”。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智慧海洋管理平台打破了海域使用、渔业养殖、渔船监管、防灾减灾、综合执法、应急救援等传统管理信息之间的界限,初步实现近岸海域可视、可探测,具备海上越界分析报警、渔船图像智能分类识别、渔船违规行为分析报警等智能化功能。”区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实施以海定陆顶层设计,将陆域空间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区域用海规划等“多规合一”,并制定海岸带及临近海岛海域保护利用规划,率先完成312.6公里岸线修测调查,实现陆海空间规划“一张图”。打造智能可视化综合监管“蓝色天网”。
探索陆海规划管理“一张图”之余,新区不断优化陆海统筹管理体制机制,率先组建新区工委(区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建立起“海洋委主导、海洋办统筹、部门抓落实、专班抓攻坚”的工作机制,形成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海洋经济管理体系,为建设海洋强国新支点,探索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发挥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