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街道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在招商引资上狠下功夫
抓好“一号工程”,培育发展新动能

▲幸福宜居的滨海街道。
□本报记者 张静
一个个项目落地开花,一个个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拨拨人才安家落户……在滨海街道,处处展现的是加快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的蓬勃生机。
今年以来,滨海街道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上狠下功夫,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全力以赴扩投资、调结构、强动能,超常规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进项目建设<<
“双招双引”结硕果
今年,滨海街道重点洽谈引进了亚太膜及氢能研究院、上海绿源、专用金属接头、干细胞生物医药4个项目。其中,亚太膜及氢能研究院项目已与新区签约,过亿元项目北琪实业、海鲸环境正在洽谈中。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内资到账1.7亿元,预计上半年完成内资到账3.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6%;6月份实现外资到账200万美元,预计三季度华润小镇项目外资到账300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82%。
此外,街道正加快推进智能传动设备制造基地等总投资27.26亿元的8个续建项目;力促投资5亿元的裕城新能源工业综合体项目6月份开工;投资3.6亿元的丰悦正达创新创业中心项目6月份拿地。
“双招双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街道紧盯海洋经济、新经济、外贸进出口和康养产业等高端领域,引进了香港城市大学大尺寸电致节能智能视窗项目,并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青岛)科技创新中心落地新区,全面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促进香港高校更多科研成果在新区落地、孵化、产业化,并引进更多高精尖人才来新区创业。
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街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对接古镇口核心区等六大功能区(指挥部),超前做好征地拆迁、土地报批等服务保障工作,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同时,把激活存量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全面摸排闲置土地、厂房等招商资源,盘活闲置厂房5000平方米。
>>创新社会治理<<
一站式为民解难题
今年,滨海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此前,街道打造了总面积2500平方米的社会治理“和谐大院”,整合便民服务、司法调解、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等职能,一站式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同时,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在服务百姓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摸排、梳理和征求百姓诉求建议2200余项,“先易后难”逐一疏通解决,如通过房屋质量提升、养老卫生服务等举措,化解凤凰社区等部分历史遗留问题。
此外,街道健全完善平安村居工作机制,推动村居责任扛牢、组织健全、力量充足、场所完备,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干好自己的事”;增设街道社会治理服务热线84121890(一拨就灵),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开发“治联滨海”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主动对接区级平台,实现公众投诉、网格上报、群众来信来访等信息的受理、分派、处置、核实、督办都在一个平台完成。如今,街道公众投诉总量在去年基础上降低了30%。
>>聚焦“三大产业”<<
夯实基础谋发展
街道聚焦“三大产业”,明确分工表、落实责任制,形成抓落实抓推进的强大合力,努力将美好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效。
首先,通过增量引入、存量引导,培育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华夏天信、长青日用品、可健可康、新疆中泰、中铁十七局一公司等5个总部项目纳入全区培育调度,其中华夏天信、中铁十七局一公司被认定为新区总部企业,华夏天信总部项目一期工程实现主体竣工,达产后可新增产值2亿元、税收4000万元。
其次,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新突破,总投资12亿元的聚大洋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园一期工程已竣工,二期工程年内开工建设,预计五年内实现产值30亿元,力争年内新增青岛市百强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
再次,用好新区“短平快”税源奖励政策,累计引进冀峰惠祥、深圳松拓实业等区外税源企业及平台28家,全部运营后年可新增税收1亿元。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滨海街道将继续打牢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为未来大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攻坚之声
滨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曲艳阳:
在真抓实干中变蓝图为现实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落地年”和新区“攻坚突破年”部署要求,围绕“创新突破实干年”这一滨海年度发展主题,提振精神、抢抓机遇、担当实干,加快推进滨海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借力国家战略、用好新区政策、发挥滨海优势,以超常规举措不断育新机、开新局。围绕滨海高校优势有效释放,加快推进教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校地融合、产教融合新路径、新模式,通过要素融合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为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滨海力量。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瞄准工作坐标,盯住目标任务,我们将把热情干劲转化为狠抓落实的执行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力,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撸起袖子使劲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项目探访
华夏天信智能物联总部一期项目计划8月竣工
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
建筑主体施工完成,外墙抹灰工作正在进行中,雾炮机正常开启降尘……近日,记者走进华夏天信智能物联总部一期项目现场,随处可见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各项施工建设井然有序。
“华夏天信智能物联总部一期项目(智能传动设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由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额6亿元。其中一期用地33.5亩,正在建设;二期用地83亩,计划2022年拿地。”项目现场基建工程师刘洪涛介绍说,该项目于2020年7月开工建设,建设厂房及其配套设施2.3万平方米,计划于今年8月竣工。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建设综合型总部,集“智能研发中心,财务中心,销售、运营、服务总部,智能高端制造”于一体,包括防爆变频器、油田特种变频器、特种机器人、永磁电机与智能传感器4个高端产业部。建成后,将购置先进制造研发设备,新增机器人生产线和检验检测设备,并重点扩大公司主营产品——矿用防爆型高压变频器和矿用防爆型永磁同步变频调速一体机的产能。
“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税收0.4亿元。”刘洪涛说,该项目将促进新区高科技、智慧能源物联网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