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完成
无导线起搏器为心脏“加把劲”
□记者 陈蔚 报道
本报讯 “安装这个起搏器后当天我就可以下床了,第二天就能出院。”近日,73岁的新区市民郑明和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心内科住院病房内给医生竖起了大拇指。他刚做完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该手术为新区首例,青岛市第六例。
据了解,郑明和因心悸来到该院心内科就诊并住院治疗。“患者患有间歇性房室阻滞,合并糖尿病和颈动脉狭窄。因其年龄较大,综合考虑后推荐使用无导线心脏起搏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心内科主任安毅介绍。
据了解,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相比,体积减少了90%,仅为1立方厘米(与维生素药片差不多大小),重量只有1.75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此款起搏器无需植入导线,也不用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
“这种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植入方式。”安毅说,无导线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内,除了股静脉穿刺口以外,无伤疤、无切口,不再有导线损伤和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可能,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能够极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安毅表示,无导线起搏器内置电池寿命长达10年以上,同时兼容3.0T全身核磁共振,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一般生活场景中的磁场不会影响到无导线起搏器,因为它本身具有屏蔽功能。”安毅认为,新区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标志着该院心内科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迈入了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