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胶南街道打响“六大战役”,推动重点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挂图作战抓项目,“百项攻坚”壮筋骨


  ▲蓬勃发展的胶南街道。□焦宗耀 摄
  □本报记者 张希文

  山海之间,六月风起。6月的胶南街道,正以奔跑的姿态,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按照新区“攻坚突破年”部署要求,胶南街道坚持党建统领,以坚定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态度,在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力促存量企业扩容发展,推动重点项目快速落地投产,确保各项重点攻坚任务落地落实。

  党建统领聚合力
  项目建设加速跑

  2021年伊始,胶南街道组织召开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务虚会议,经过思维碰撞、集思广益,形成了《2021年度“百项攻坚实干年”重点目标任务攻坚方案》。“胶南街道将坚持党建统领,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强街方向不动摇,加快各项重点攻坚任务落地。”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强说。
  街道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街道组织了为期3天的社区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网格)干部集中培训班,切实增强换届后新任社区、网格干部工作和服务能力。随后又先后组织干部、企业代表到中德生态园、交通商务区以及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等地观摩学习,激发政企、干群开新局、争一流的积极性。
  街道围绕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今年以来,梳理在谈储备项目10个,专班推进德枫丹二期等4个项目,对东盛电气等13个新开工的重点项目跟进服务,争取今年年内全部竣工。此外,重视培育税源增长点,新引进签约税源项目2个。
  1-4月份,辖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6.7亿元,同比增长23.7%;固定资产投资8.52亿元,同比增长35.22%。

  栽好营商“梧桐树”
  引来更多“金凤凰”

  统计数据显示,胶南街道现有存量企业8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近100家。街道202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8.82亿元,逆势增长5.3%,可以说,工业企业是胶南街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
  优化营商环境是胶南街道过去一年的一项重要议题,也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胶南街道始终把企业服务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全区成立首个企业服务驿站和专门的企业服务办公室,固定每周三为“企业走访日”,制发《机关干部服务企业制度》和《机关干部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制度》等文件,组织8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包联服务800家企业,实现辖区企业包联服务模式全覆盖。成立街道商会,召开“四新经济”企业家座谈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实实在在为企业解难题。今年以来,先后帮助企业解决难题240件,率先推出送“苗”进企行动,完成企业职工疫苗接种4000余人次。
  包联记心上,平时不叨扰;企业有需求,服务即送到。街道以精准的服务助推存量企业不断增资扩产,德枫丹二期、海容冷链二期等增资扩产项目纷纷上马。

  优化服务强保障
  产城融合谋发展

  街道通过成立推进专班、党政成员包村包片等措施,全力保障功能区建设。
  今年,街道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郭家小庄169户193处宅基地拆迁,首次签约率达98.4%;完成大宏专用车辆、奥鑫环保科技等15家企业拆迁,拆迁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近500亩土地清场任务,有力保障了6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在新区2021年度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总投资30亿元、占地175亩的海容冷链三期项目被确定为主会场。
  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也给胶南街道带来了更多惠及民生的项目。胜利村居民顺利回迁复兴社区,分配楼房103套;兰西安置区8栋安置楼座主体建设均已封顶,计划今年10月份启动回迁;冯家岭、李家洼子等8个村列入村改计划;大东科技、阜康机电等新建产业园区提供诸多就业机会……
  在服务保障功能区发展过程中,街道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在陈家庄南片区,400多亩土地上分布着上百家小弱散危企业,在引入和达集团项目后,该区域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造街道驻地经济和三产服务业新兴聚集区。同步规划建设占地11.97亩、投资7500万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居民就近就医。

  攻坚之声

  胶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强:
  抓重点 破难点 补短板 树亮点

  聚焦经济发展、服务保障等六大领域,胶南街道将实施“百项攻坚实干年”行动,打响“六大战役”,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树亮点,冲击发展目标、实现项目突破、增添强劲动能。
  一是完成存量升级。围绕开工项目、续建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分别成立“促开工、促进度、促投产”三支攻坚队,推动装配式保温材料等3个签约项目快开工,海西福龙等5个在建项目快投产。力争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8亿元,同比增长37.5%。
  二是实现增量裂变。完成低效用地片区治理,引进高层工业楼宇项目,使工业用地产出效益倍增;引进“四新”经济体,引导投资向新兴领域聚集,加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三是保证质量倍优。叫响“企业吹哨 服务送到”品牌,持续做优服务窗口、建强工作专班、做实常态走访,确保企业“不出门”就能实现“政策即享”“问题即办”。

  项目探访

  青岛世纪海佳机械有限公司项目实现部分投产
  预计项目达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大珠山中路东、胶州湾西路北的青岛世纪海佳机械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项目一部分正在建设,一部分已经开始投产运行。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80.14亩,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高端织机数字化制造工厂,实现年产1万台高端无梭织机生产能力。
  据悉,该项目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MES、ERP等工业控制系统,通过购置自动化程度高的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辅助生产;依托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绿色精益生产理念,实现纺织机械生产制造转型升级,打造集研发、生产、营销及售后全流程互联的信息化智能无梭织机生产基地。
  “项目2019年5月开工,目前已完成宿舍楼和厂房建设,已具备试生产能力,正在进行办公楼施工。2021年预计实现年产值8亿元,税收2000万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2500万元,就业200余人。”施工建设项目经理张旭介绍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