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琅琊镇周家庄网格村蹚出乡村治理新模式

“三个一”引领乡村善治路


  村容整洁、幸福宜居的周家庄村。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李慧
  
  近日,记者来到琅琊镇周家庄网格村了解到,近年来,琅琊镇在该网格村持续开展乡村治理试点工作,从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作用等方面着手,探索出“三个一”(一个好班子、一部好规矩、一套好模式)的乡村善治之路,以有效的乡村治理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青岛市巾帼示范村、山东省绿化先进单位和山东省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一个好班子
  带出担当实干新气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班子是一个好村庄的组织保证。周家庄网格党支部3名支部委员,在村委平均工作时间超过21年,对村情、村务、村民的情况都很熟悉,这一点有利于他们掌控全村工作。
  2013年底,该村与康大奥兰多文化产业项目签订合同,将村里1200亩土地承包出去,种植各类树木苗木,发展文旅项目,带动一批村民先走上了致富路。“别看现在大家都很满意,当时动员的时候,支部成员可下了不少工夫。”周家庄网格党支部书记王暖华介绍,村庄流转土地期间,该村组织党员带头走访,逐户宣传政策、讲明利害关系,帮助村民算经济账、长远账,迅速打开局面,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171户1000多亩的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工作。

  一部好规矩
  积淀向上向善淳朴民风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章程。王暖华告诉记者,村庄一方面高度重视延续流传下来的好传统,另一方面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借鉴好做法。“特别是在村规民约的修订过程中,村委会听取多方意见,逐户签字确认,通过充分讨论、公开表决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王暖华说道。
  规矩制定以后,关键在于抓落实,旗帜鲜明的奖惩措施是周家庄村村规民约的一大亮点。“不赡养老人怎么看,破坏环境卫生怎么办,见义勇为怎么奖,村规民约将村民行为同福利密切挂钩,相应条款简单明了。”王暖华介绍,实施村规民约后,村风正了,氛围更加和谐。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青岛市巾帼示范村、山东省绿化先进单位和山东省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一套好模式
  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乡村治理的主体是村民,乡村振兴的依托在村民。在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农村“老大难”问题的处理上,周家庄村致力于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放开手让大家参与进来。
  前几年,如何改善村庄脏乱差的环境,一度困扰着周家庄。“村里也曾把环境卫生外包给第三方,这种做法虽然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但是也导致了村民主人翁意识下降、村集体负担过重的负面问题出现。”王暖华告诉记者,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该村发动村民代表开展义务劳动和环境卫生检查,全村仅保留1个环卫工和1个垃圾分类指导员,公共区域卫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为改观,周家庄先后获评青岛市卫生模范村庄、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成为周边村庄竞相学习的标杆。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