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人人有责,成果惠及群众
泊里镇广泛动员,抓实抓细七方面整治工作,常态化保持创建成果

环境整洁有序的泊里镇。
□本报记者 丁霞
自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泊里镇全镇上下通力协作、广泛动员,构建了“党政领导靠前督战,分管领导一线指挥,责任部门多点发力,文化宣传营造氛围”的创建局面。泊里镇副镇长逄海涛表示:“泊里镇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做好秩序整顿、环境清洁等重点工作,确保创城人人有责,成果惠及群众。”
整治市容顽疾
构建城市管理新格局
为进一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让“人民城市人民管理 人民环境人民参与”的意识深入人心,4月份,泊里镇综合行政执法局首个“公众开放日”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当日邀请区政协委员、驻地企业工作人员、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等参观泊里镇综合执法智慧平台,进行“零距离”的线下沟通。活动中,泊里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向参观人员详细介绍综合执法智慧平台,让大家对综合执法办案流程和指挥大厅平台搭载的各项数字化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观摩活动结束后,泊里镇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召开了座谈会,大家就执法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交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执法人员对参与者们提出的工作建议进行了详细记录。
为打造规范有序、干净优美的市容环境,近期,泊里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市容顽疾整治行动。连日来,执法人员加强巡查,对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摆乱放、店外经营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同时,采取错时执法、延时执法等工作方式,重点整治泊里一路、泊里二路、兴泊路等路段的占道经营问题。此外,执法人员还加大了日常机动巡查力度,确保整治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提供订单式服务
提高群众文明素养
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近日,泊里镇社会治理中心联合镇团委、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师生团队在尧头社区和蟠龙社区共同开展了“环保知识进社区”系列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趣味运动会,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让居民成为绿色环保理念的践行者。
据了解,今年3月份,泊里镇政府携手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师生团队启动“订单式”社区服务系列项目,在尧头社区和蟠龙社区分别举行了“融合社区”和“润德社区”项目启动仪式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的挂牌仪式。“自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的‘订单式’社区服务项目通过开展‘环保知识进社区’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社区居民树立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营造了人人争当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逄海涛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目前,泊里镇通过在泊里大集、社区(新村)、学校等地发放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主题的系列海报等形式,引导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创建工作。
压实监管责任
常态化保持创建成果
为全面做好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泊里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开专项会议,会上宣布成立“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泊里镇研究制定印发了《泊里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对责任分工作出详细部署安排,要求各责任部门重点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占路经营整治、道路交通整治、公共设施维护、社区小区整治、农贸市场专项整治、镇驻地排查整治等七个方面的工作,确保抓实抓细,常态化保持创建成果。
此外,泊里镇还对重点场所开展逐一排查,在校园周边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对中小学、幼儿园周边200米区域的巡查密度,对校园周边商户进行摸底排查;规范对建筑工地的管理,加强对工地噪声、扬尘等问题的治理,通过发放建筑废弃物处置工作“明白纸”、组织施工项目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做好防尘抑尘工作,加强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置管理,规范渣土运输秩序。
下一步,泊里镇将针对环境卫生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秩序整顿、城市管理方面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争分夺秒促整改、达标准、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