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驻区高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记者 丁一
建党百年辉煌路,启航时代新征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连日来,驻区高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守崇高理想,勇于创新实践,扛起使命担当,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每当回想起7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就激动不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放辉说道。
据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赵放辉表示,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实施“强化传统石油特色、发展海洋工程、开拓新能源领域”学科发展战略,持续探索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石油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石油学科世界一流的研究型教育,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92岁高龄、有着72年党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离休干部左玉科在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后,激动地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感谢中国共产党,祝愿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好,领导全国人民奋勇向前,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七一”前夕,他和老伴鹿玉芬同时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山东省优秀学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纪欣蕾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接过前辈们的火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伟大的事业中。
>>山东科技大学<<
努力破解“卡脖子”问题
“这是一堂别样的‘党史课’‘思政课’。”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逄奉辉在收看庆祝大会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历史经验,宣示了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基本战略方略,让人心潮澎湃、信心倍增。我们将在以后的思政课教学中,全面融入讲话内容,为青年学生担起民族复兴大任铸魂、鼓劲。”
“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自动化学院的一名80后青年教师,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王友清对这六个字感触颇深。他说:“作为大学青年教师,要脚踏实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破解‘卡脖子’难题,不负青春、不负党和人民。”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自动化学院辅导员范俊峰表示,站在党百年历史的新起点,要争做新时代理论政策的“活字典”,干事创业的“多面手”,无私奉献的“孺子牛”,让党的光辉历史在学生工作中常讲、常新,让学生深刻领略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丰功伟业。
>>青岛理工大学<<
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发展
在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后,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龙强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气势恢宏、振奋人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文献。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能够宣讲、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荣,以能够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能够指导我们不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的价值在哪里?我能为国家做点什么?这是我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山东省青创团队负责人栗心明表示,只有坐得住、深扎根、钻下去才能研究最本质的东西,只有掌握了最本质的东西,才能利用它去改变和创造世界,这就是创新,这种创新来源于在自己领域持之以恒的钻研和挖掘,“正是这份执着,使我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的重大项目当中,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