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全球合伙人”,迈向开放新时代
——写在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 李涛 王雪
黄海之滨,中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又将迈出新时代扩大开放的新步伐。
7月15日至16日,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将在青岛世界博览城举办,306家世界500强企业线上参会,高朋满座的西海岸,再一次吸引全球目光。可以预见,一系列智慧的碰撞,富有成效的对话,基于发展诉求的具体合作,即将在西海岸发生。
开放是西海岸的鲜明特质,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亦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天然基因。在新发展格局下,握手跨国公司领导人,链接全球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必将助推西海岸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标杆,助推西海岸打造青岛市、山东省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
厚植沃土 近悦远来
立于开放、兴于开放、强于开放。从辉煌灿烂的琅琊文化一路走来,开放始终流淌在西海岸的血脉中。在新发展格局下,西海岸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开放姿态与世界共舞,积极探索着扩大开放的新路子,一路走来,与跨国公司互相成就、共同成长,成为西海岸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一抹靓丽的色彩。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2018年,正大集团落子西海岸,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外商独资企业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正式启用,开始在西海岸这片热土上抢抓“中国机遇”。在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发布的《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中,正大集团作为经典案例被纳入案例实证篇。
缘何选择西海岸?正大集团最看重的是西海岸一流的营商环境。在正大集团选址的过程中,西海岸和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在土地、配套、服务等方面不遗余力的支持,让企业发展信心倍增。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20年西海岸新区引进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签约注册项目305个,总投资2877亿元,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69家,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占全市23.4%。西海岸始终将“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2014年以来先后成立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区招商中心,优化项目准入流程和评审办法,切实提升招商工作效率。同时,成立区招才中心,加大招商、招才工作联动,“近悦远来”在西海岸逐渐成为一种现象。
今年以来,西海岸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成立了由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青岛自贸片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也是目前全区规格最高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各功能区、部门、镇街、驻区单位,均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围绕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21个领域,研究制定《新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对标上海、苏州等城市做法,建设新区“企业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诉求一口受理和涉企政策一站式服务等功能,目前已上线运行。
投资就是投产业,就是投环境。如今,营商环境日益优化的西海岸,新技术、新理念、新资本纷至沓来,西海岸的沃土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外资力量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即将举办的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也必将再次向世界展现一个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西海岸,为西海岸扩大开放打造一个新平台,提供新机遇。
战略叠加 扩大开放
西海岸开放的鲜明特质与跨国公司开放的天然基因让两者因本次峰会更显“情投意合”。由是观之,西海岸要放大“峰会效应”,使双方创造“美妙而甜蜜”的合作历程,就必须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上下功夫。这对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西海岸而言,禀赋突出,优势明显。
跻身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拼图”,让西海岸再次站上开放发展“最前排”。
今年春,日本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集团选择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落户其中国产业运营总部项目,该项目成为青岛第一个世界500强总部项目。欧力士(中国)投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桐桐表示,“选择与青岛合作,就是想利用青岛的区位优势和自贸政策优势,以青岛为窗口和核心辐射中国,开展中日跨境合作、园区建设、环保新能源、影视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作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域布局的重要“试验田”,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青岛自贸片区自成立以来,就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展首创性、差异性、集成性探索。目前,承担的106项试点任务已实施98项,形成68个创新案例,全国首创型经验案例13个。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区域,从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14年批复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再到2020年获批全国仅10家的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西海岸始终站在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C位”。
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利好,让海内外客商慕名而来,西海岸紧抓机遇,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更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阔步迈向开放发展新时代。
深度融入胶东半岛经济圈建设,主动拥抱“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境外投资企业跟踪服务,成为省、市“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前湾港、董家口港两大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分列东西,犹如两翼驱动西海岸联通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德国、日本“国际客厅”辐射力日益增强,西海岸国际“朋友圈”日益壮大;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跨境电商企业集聚……西海岸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
国家战略与时代机遇叠加,这片开放的热土释放出无限生机。相信,以本次峰会为契机,西海岸未来将会集聚更多资源,结出更多互利共赢的合作果实。
对标浦东 放眼世界
高扬开放的风帆,一个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西海岸,正迈着铿锵的步伐一步步坚定前行。放眼未来,西海岸将全力打造青岛市、山东省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
“加强省级统筹,优先安排西海岸新区承担国家、省级改革试点任务,优先向西海岸新区布局承载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
“支持西海岸新区对标深圳、浦东新区、海南自贸港等先进地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
7月初,作为山东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迎来重磅支持。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为西海岸新区“量身定制”12条重大措施,明确提出要更好发挥西海岸新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洋强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
《措施》的出台,“优先”“加强”“支持”“打造”“争取”这样的字眼频频出现,表现出的正是省级及以上的资源倾斜,将西海岸新区打造成“引领区”“新高地”“新标杆”的决心与力度,凸显了西海岸的战略地位。而对标深圳、浦东新区、海南自贸港等先进地区则明确了西海岸新区的发展定位。
站上新风口,西海岸将牢牢把握本次峰会的契机,嵌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程,成为不可或缺的平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在充分聚合全球跨国公司的资源、创造更加适宜跨国公司发展的环境的过程中,为打造青岛市、山东省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不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