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
支部建在“链”上,再造服务流程

3月26日,全区首家“党史学习教育驿站”在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启用。□胡全福 摄
□本报记者 宋迎迎
本报通讯员 胡全福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审批“链”上,让党旗飘扬在服务窗口,全力打造精简高效政务新生态。今年以来,新区新增市场主体4万余户,全程电子化办件量和办结率均居青岛各区市首位;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884个,成交金额289.01亿元,节约资金约10.84亿元;政务服务大厅受理事项374901件,办结率99.84%。
党建统领
打造别样党史学习阵地
在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有一个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联合工委党史研究中心共同打造的“党史学习驿站”。驿站汇集4000余册党史题材书籍,LED屏上循环播放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影像资料,还有身披“党史宣讲员”绶带的工作人员讲解百年党史……在这里,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党员群众翻阅党史书籍,观看党史视频,聆听党史宣讲。
在建设党史学习驿站的同时,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还打造“党群之家”党建品牌,将政务服务大厅划分为“重温百年党史”“诉说时代心愿”“我为群众办实事”3个党建区域,为党员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党史学习、沟通互动的空间。
“走进大厅,无论是机关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市民,都可利用驿站学习最权威的党史知识,在学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刘伟志如是说。
一心为民
再造行政审批服务流程
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再造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牵头启动了“科长走流程”行动,全局17个业务科室负责人下沉一线,把自己当办事群众,全程体验现场咨询、窗口办理等环节,零距离发现办事过程的堵点、难点和痛点。
为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还积极推动首席审批员委派制度、“2号公章”审批制度和项目晨会制度,组建9支26人的“代办员+审批员”保障队,“一对一”包干审批服务项目。同步出台新区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提速增效的二十六条意见,推出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2.0版本,将简易低风险项目由3000平方米扩大至10000平方米,达到全国领先。
“满足企业群众需要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不断进行内部流程再造,推动更多民生审批事项‘一站式’‘不见面’审批,让一心为民、自我革命的‘红色基因’有效传承。”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徐连法表示。
导师育才
锻造高素质青年党员队伍
干事创业,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为此,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面向青年党员推行“导师育才”制度,将师徒培养工作制度化,促进青年党员快速成长。
据了解,该项制度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根据岗位要求和自身特点,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行“一对一”指导。目前,全局28名导师已和28名青年党员结成对子,并量身定制了年度培养计划。通过指导思想学习、传授工作经验、指导解决问题、全程跟踪服务、综合考核鉴定等方式,青年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他们在新区重点工作中冲锋在前,共同凝聚起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党的建设是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委将牢固树立‘党建就是生产力’的意识,为新区政务服务事业的发展注入无穷动力。”刘伟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