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大村镇荣获全市拥军优属突出集体称号

双拥沃土里浇开致富花


  大村镇黄岭村村民在大棚里打理蔬菜。
  □本报记者 梁玉鹏

  近日,记者从大村镇了解到,作为双拥工作突出典型,大村镇于近日荣获青岛市拥军优属突出集体称号,标志着全镇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眼下正是芸豆成熟的季节,每天清晨,大村镇黄岭村村民都会到部队援建的大棚里采摘新鲜的芸豆,然后运往新区的近百家超市。
  过去的大村镇黄岭村曾是省定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空心化率达60%。5年前,在青岛市双拥办的大力协调下,部队充分发扬拥政爱民优良传统,借助青岛市双拥共建优势平台,主动与黄岭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先后投入300万元资金,为黄岭村建设8个蔬菜水果大棚,翻新了村级服务中心,修建了进村主要道路,帮助村庄发展观光农业,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园区务工,实施土地流转,让村庄驶入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到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8万元。
  2017年底,黄岭村正式脱贫摘帽,村集体收入从负债20余万元增加到每年净收益超过60万元。村庄富了,青岛市双拥办又积极协调部队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全方位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为村里修建了村史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卫生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全面整修了道路、安装了路灯,建设了双拥主题小广场,让这个藏马山下的村庄更美了。
  据了解,大村镇党委政府以“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为原则,把提高社会生产力、部队战斗力作为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坚持做到“四个到位”,使全镇双拥工作呈现出领导得力,国防教育深入,政策落实到位的良好局面。
  “大村镇在新区工委管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和军地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作用,严格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工作要求,在服务保障上深化改革创新要求,在转业安置上拓宽发展思路,提高双拥工作水平。”大村镇党委书记张金宝说道。
  大村镇赓续红色基因,始终保持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全镇上下牢固树立“大国防”和“一盘棋”的思想,把双拥工作作为巩固国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目前,全镇共有退役军人服务站20个,挂光荣牌2650个,退伍安置136人,各级部队首长实地查看20余次,涌现出山东省退伍军人创业之星宋江富、青岛市优秀退役军人丁连国等典型模范代表。
  同时,大村镇还建立了普惠与优待共享、城乡融合、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工作机制,在各项服务保障政策上进一步向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倾斜,让为国奉献的军人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让优抚对象生活得有质量、有尊严,确保各项双拥政策落实更加到位。
  “下一步,大村镇将发挥双拥工作的优势,在区工委管委和双拥部门的支持下,加强需求对接,以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张金宝表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